News  /  編輯部 2017 心水車
08 Dec, 2017    By Ball

編輯部 2017 心水車

幾乎每款抵港新車也試開過的《車王雜誌》編輯部同事,若要從今年抵港新車揀一部個人心水,又是否與你的選擇相同呢?

Max: 好車必須讚

今年試過的新車之中,最能令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韓國現代汽車的 Ioniq。這款混能車令我對韓國汽車產品的水平再看高一線。我們每年都會測試很多新車,雖然可以說是各擅勝場,但總有些產品特 別能叫人多思考一些的。

從 Ioniq 中,我們看到韓國現代汽車的產品質素,其實已經追貼了日本汽車,而當中更勝一籌的是,韓國汽車的設計與設定,都更國際化,比起日本那種偏重日本本土或是亞洲的產品個性,來得更大氣。而我們一向很注重的行車質素,在 Ioniq 中亦相當優異,這並不單是韓國的製車技術突飛猛進,更因為他們多採用歐洲的汽車技術,從加入歐洲的設計師及工程師兩方面輸入技術,直接令產品的質量提升,並足以跟隨上國際水平。

Ioniq 另一個叫我留意的重點,就是它的定價相當大眾化,再加上它是混能汽車,在日常用汽車之中,就能減少排放,節省油耗。試想想,對於一般普羅大眾來說,汽車的售價與應用成本,就是直接影響使用及購買汽車的重要因素,我們都知道在香港養車並不容易,然而,一款吃油少,操控良好,駕駛感充實,及造工不俗的汽車就正是實用汽車的典範。雖然有人會認為,品牌效應與日後的易手市場都是影響買車決定的主因,不過遇上好的產品就是應該讚好,如果大家只對幾家「名牌」產品有興趣的話,那汽車市場就只會變得愈來愈悶了。

Alex: 2017 年亞力最愛新車

還有兩個月,2017 年便會完結,估計要到港的全新車款已經嚟得七七八八,係時候總結一下今年邊部車最得我心。

今年試過的新車不少,大概都有三幾十部,由百鬆啲匹馬力到近 800 匹馬力都有,但講真,沒有幾多部令我留下深刻印象。反而最得我心的,係一部「半新車」- Ferrari GTC4 Lusso T。呢部車的前身 FF, 係拉利首部四座位四輪驅動跑車,但係推出以來反應一直未如理想,問題可能出於兩方面:第一,Shooting Brake 斬尾造型被指過於離經叛道,非常之醜;第二,四驅系統駕駛感相當之「膠」,揸上手的確很 FF (Front-engine, front-wheel-drive)。 不過 2017 版 Ferrari GTC4Lusso T 可以用脫胎換骨來形容,連閱車無數的我都揸到唔捨得落車!

GTC4Lusso T 正在甚麼呢? Full size 4 seater+RWD+Turbocharged V8 engine。3.9 升 V8「孖 Tur」引擎,最高輸出達 610 PS / 77.5 kgm,3.5 秒破百,極速 320km/h……呢堆數據擺出來經贏咗九成,不過未係重點,重點係改用 V8 機器、拆走四輪驅動系統,比 V12 的 FF 輕咗 80kg,接近 MR 跑車的 46:54 前後軸重量比,變返尾轆車後操控感完全返晒嚟! 跑山路如魚得水,牛龜咁大部車卻好似 488 GTB 咁聽話咁揪得,難得! 同埋年紀大咗,對硬橋硬馬、蹬到甩肺的跑車已經興趣不大,可以舒舒服服享受到駕駛樂趣的至係王道;七月駕駛拉利重征河西走廊時,再次遇上 GTC4Lusso T,一邊聽歌一邊輕鬆地踩上 300,嗰一刻,就知道無揀錯車 — 識揀,一定揀 GTC4Lusso T。

有可能威脅到 GTC4Lusso T、拿下「2017 年亞力最愛新車」大獎的,有可能係一部只有她十分一價錢的韓國車 — Kia Stinger。 今年去過瑞士日內瓦和德國法蘭克福車展,每次經過 KIA 的展台,都忍不住要鑽進 2018 年款全新高性能轎跑車 Stinger 上,量下她的後座空間有多少,調校好司機位,感受一下她的駕駛氣氛。呢部車基本上中晒我的口味,體型介乎 BMW 3 與 5 系之間,擁有修長的斜背 Coupe 式車身線條、充裕的 4~5 乘員空間,有 2.0 公升直 四 Turbo 引擎 (255HP) 或 3.3 公升 V6 Twin-Turbo 引擎 (365HP),最重要係有後輪或四輪俾我揀,話唔埋試完車一個唔覺意扑埋錘呢!

Benny: 柴油車有助提升「快樂指數」

在香港的養車成本愈來愈高,新車首次登記稅貴,車位價格及租金也漲得令人透不過氣來,情況繼續這樣下去,只有極富裕的階層才有能力擁有私家車,對普羅車迷來說,「快樂指數」只會易跌難升。

可惜,在剛過去的一年,當局有兩項與車有關的政策令車迷的「快樂指數」進一步下跌,其一是電動車不再免稅,另一項就是對柴油私家車的廢氣排放標準進一步收緊,變相令所有柴油車都不能再進口。 論燃油的燃燒效率,柴油私家車遠高於汽油私家車是不爭的事實,柴油私家車用 1 公升柴油,能夠行走的距離一定比排氣量相若 的汽油私家車用 1 公升汽油遠,開汽油車,入 500 元汽油可能只走到 350 公里,但開柴油車,入 500 元柴油卻可隨時行 800 公里,正由於柴油私家車的用油成本便宜,長線二手車價亦比同級汽油私家車堅挺,這些本來都可提升車主的「快樂指數」,但當局偏偏要將柴油私家車的廢排標準,收緊至沒有一款車可達標的水平,這是甚麼道理?

近年,有幸試過多款新抵港的柴油私家車,其中最鍾意的,是寶馬 520d,款夠新,而且這一代 5 系操控好,乘坐亦舒適,底盤功極強。成功買了這一代 520d 的用家,值得恭喜,想買而未買的,日後亦要設法在二手市場買一部來長揸,以示對有關政策的不滿。

Eric: 好之外還別具意義

要在今年測試過的汽車中揀一部最喜歡的,對我來說實在是一件相當困難的事情。因為今年推出的型號當中,有不少型號都有各自的優點,值得給予掌聲。不過,其中一個給我印象特別深刻的型號是 MINI Cooper S E Countryman ALL4。以下是我揀此車的原因:

世界各大車廠紛紛在新能源汽車上進行研究,而電能汽車毫無疑問會「跑出」成為新世代汽車的主流。不過在目前充電基建設施及電池續航能力等方面的技術還有待進一步提升之際,插電式混能系統汽車 (Plug-in Hybrid) 絕對是踏入真正電力汽車世界的過渡方案。對於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環保以至形象上,插電式混能系統型號擁有一般汽車沒 有的優勢,而且別具意義。

引擎艙內的是一副 3 汽缸 1.5 公升渦輪增壓引擎,最大馬力輸出 136 匹,峰值扭力 22.4kgm,與 Steptronic 6 前速波箱配合。第二個動力來源是置於行李廂底部的電動馬達,最大馬力輸出 87 匹,扭力 16.8kgm,結合兩套系統的總輸出達到 224 匹馬力及 39.3kgm 扭力,廠方公布的 0 至 100km/h 加速時間為 6.8 秒。性能表現是車系中最強, 而且極之充沛的扭力輸出,相當適合香港的駕駛環境。

可純電動行駛,速度高達 125km/h,比香港最高時速限制 110km/h 的青嶼幹線還要高,所以在香港絕對可以實現零排放駕駛,而且在理想的情況下充滿電可以行駛 42km。

馬達及電池等部件放置在尾廂與後座,令重心比例更為平均,亦慳回不少空間。除了四輪驅動之外,純電行駛時是後驅,有後驅車的駕駛感。混能系統操作順暢,兩種系統的交替運作順滑無痕。

總的而言,我很喜歡此車的混能系統,一來順滑,又可純電行駛、續航能力高、性能強,至於車廂同樣寬闊實用,可慳油錢,環保形象鮮明,最重要是售價比配備 2.0 公升 turbo 引擎的 Cooper S ALL4 版本僅貴 3 萬多元,實在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