喚起六汽缸的記憶 Mercedes-Benz CLS 450 4MATIC

11 May, 2020 By [email protected]


SPEC.

車款 CLS 450 4MATIC
車價 HK$899,000 起
引擎 2,999c.c. 直 6 汽缸 DOHC 24V 直噴 Turbo
馬力 367hphp/5,500-6,100rpm
扭力 51.0kgm/1,600-4,000rpm
傳動 9 速自動+/-,前置引擎,四輪驅動
懸掛 四連桿/五連桿 (前/後)
制動 鑽孔通風碟/通風碟 (前/後)
輪胎 245/40 R19 / 275/35 R19 Good Year EAGLE F1 Run Flat (前/後)
尺寸 4,988mm/1,890mm/1,435mm
軸距 2,939mm
車重 1,940kg
加速 0-100km/h,4.8 秒 (廠方數字)
極速 250km/h (廠方數字)
耗油量 7.8-8.0L/100km (混合;廠方數字)



入行至今試車,最常遇到的引擎就是2.0 公升直四汽缸渦輪增壓引擎。毫無疑問,這種引擎確實在現今汽油車發展中擔任重要角色,因為能做到動力與節能的平衡。但人對汽車的追求,難道就只有省油與恰好的動力? 不! 我總是記掛著六汽缸甚至更多汽缸的引擎,那種順滑的運轉,絕對是四汽缸無法做到的。終於能夠測試平治新一代的直六機器,就是搭載了新心臟的 CLS 450 4MATIC

Text & Photo: Jeremy Ng

長期測試平治車款,由我接手長期測試至今,這部應該是第四款了。第一部是雙門跑車 E300 Coupe,第二部是七座豪華 MPV V260,第三部則是不少人的新寵 A250,而這次則是很有特色的轎跑車 CLS 450。四款同是平治出品,卻有完全不同的特性,如果硬要找它們之中的共通點,就是內籠組裝精密紮實,自然散發出高級車的感覺。不過,CLS 450 與早前測試的 V260 及 E300 Coupe 一樣,仍舊採用舊一代的多媒體控制系統,不設觸控功能的屏幕只能用旋鈕控制,本意是保障行車安全,避免司機分心,但實際上旋鈕操控並不容易,反令人更需要將視線移離路面操作,弄巧反拙。因此,從 A-Class 開始,新一代的平治標誌性雙屏幕錶板都支援觸控功能,未來其他車款相信都會跟隨。這算是我在 CLS 450 身上僅僅找到的一點不方便。

不去選擇 E-Class 的原因

這一代 CLS 的定位,其實比 E-Class 還要高。以現時有售的平治車款來看,E450 4MATIC 索價 HK$869,000,而 CLS 450 4MATIC 則是 HK$899,000。E-Class 可以以更便宜的價錢,換取後排頭頂更寬廣更實用的空間,視野也較開揚,何必要選擇 CLS 呢? 我會這樣解釋,如果我有 90 萬元的預算,我想要 CLS 的原因有三,分別是外形吸引、不易「撞款」及全新款引擎。

外形有更誇張的空間

外形見仁見智,容易與 A-Class 混淆的車頭設計,或者只有對車有認識的朋友才能一眼分出是 A 還是 CLS,但仔細留意頭燈造型,其實兩者有不少差距,簡單來說就是 CLS 較有層次。其次則是側面線條,雖然不算有很強烈的肌肉感、骨線,但車頂由 B 柱開始向下的背部曲線,可算是這部車很重要的設計靈魂。車尾呢? 尾燈比我想像的簡潔,我反而更愛 CLS 的尾燈設計,但也算是較成熟較簡潔的設計,對比 CLS 較花俏的尾燈,CLS 的更有成熟的美感。

無邊框車門是 CLS 的特色之一,也是這部車比 E-Class 型格的重點。

不易撞款

如果與 E-Class 相比呢? CLS 會比 E-Class 設計更有自己的個性,至少與 C、E 及 S 的設計有完全不一樣的風格。唯一可惜,就是內籠與 E-Class 大致相同,內籠總結就是視野與空間收窄的 E-Class。不過, 始終 E-Class 是港人購買平治車款的其中一大主力型號,在街上遇到的一定以 E-Class 較多,而且普遍今代都是選擇 E200,在虛榮心的驅使下,我難免想顯得有點與眾不同,在只有車尾型號數字不同與整部車外形不同的兩個選擇下,明顯會選擇後者。

內籠與 E-Class 分別不大,缺乏車系自身的個性是可惜之處。
後排乘坐感不差,只是視野較窄。座椅剪裁非常舒適。

真正的差別

CLS 搭載的,是平治最新的直列六汽缸渦輪增壓引擎及 EQ boost 輕混能系統, 比 E450 所用的 V6 雙渦輪機器新。馬力與扭力幾乎一樣,但引擎出力的模式稍微有點不同。雖然 EQ boost 對引擎的輔助不算大,但隱約能感覺到電馬達輔助加速,那種直接的爽快感與 V6 雙渦輪引擎有明顯分別,而引擎聲響也較好聽。而加上輕混能系統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降低油耗與排放。我不是環保人士,也不是政府人員,因此我關注的只有油耗。對比我以往接觸的 3,000cc 以上長測車款,證明了這部 CLS 450 的 EQ boost 系統的確能節省燃油,我測試了 257 公里, 平均油耗只是 12 L / 100 km。我最近為我所長測過的車款做了一個統計,在 2,500 cc 至 3,000 cc 的級別之中,CLS 450 的成績最好,這有賴輕混能系統多方面的介入,包括高速公路適時滑行、自動熄火等等。原本我並不看好混能系統,但沒想到混能卻可以讓傳統汽油引擎多一點刺激,又多一點實用性。就是這一點,讓我更喜歡使用這部車。

全車我最喜歡的,就是這副全新直六渦輪增壓引擎。

電子錶板可以選擇喜歡的樣式,我最喜歡當然是直接顯示車速數字的 Progressive。

動靜皆宜符合我個人喜好

當我有九十萬的時候,我又會否選擇這部車呢? 會。其實要找一部既有刺激感,又夠舒適的車款並不容易,印象中只有三百多萬的賓利 Continental GT,似乎有點不切實際。而其他車款,都總會在舒適與操控之間作一定程度的取捨,少有一部車能做到兩者較平衡,CLS 就是其中一部。透過選擇行駛模式,舒適時舒適,運動時運動,兩個模式給予截然不同的駕駛感覺。其實行駛模式不就是要有這種效果嗎? 可惜很多車款都未必做得到。最後,這部車有甚麼可挑剔之處呢? 首先是無法觸控的屏幕,行駛時控制不太方便;其次是後排座椅頭部空間,會因為車頂運動化曲線而有所犧牲,雖然不至於頂頭,但空間剩下不多,視野也較窄。如果你想要一部有體面,動靜皆宜,熱門德國品牌而不會經常與其他人「撞款」的汽車,CLS 450 就適合你了。

中央屏幕支援 Apple CarPlay,可是無法以觸控方式控制。

 

每次調校冷氣溫度,冷氣出風口的氣氛燈都會在調熱時變為紅色,調冷時變為藍色,提示溫度的變化,夜間駕駛時實用。
行李廂平整,實用性高。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