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回看 80 或 90 年代的賽車片段時,我都十分羨慕當時的車手,因為當時的賽車擁有強大馬力,較少的空氣動力部件,沒有任何駕駛輔助,是純正的賽車,極有趣味的比賽。
時移勢易,現今的賽車變得十分先進,車上充滿不同的電子輔助,如轉波時會自動補油及有撥片轉檔功能的波箱,將轉波過程中有可能發生錯誤的機會減至最低,以前車手在轉波時要面對的挑戰都不復存在,新一代的年輕車手,或許很多未曾駕駛過用波棍轉波的賽車,更不用說是踭趾動作了。
可能不是所有人都同意,但我認為現代的賽車比以前變得容易駕駛了,比如現今的 GT3 超級跑車,最能幫助到車手的就是防鎖死煞車系統(ABS)和循跡控制系統(Traction Control)。ABS 系統近年變得愈來愈先進,車手全力踩腳掣便可,而不用好像以往一般,要慢慢摸索煞車系統的極限。
出彎時小心加速的技術也不復再,因為循跡控制系統會幫車手控制供油,賽事中的每一項駕駛技術都有不同的輔助,幫助車手在每一個彎角進步零點幾秒,從而令他們進一步接近職業車手的速度。
其中發展得最迅速是賽車空氣動力的研發,只是兩、三年,GT 賽車的空氣動力表現已經有顯著提升,讓賽車在過彎時有更大下壓力的同時,行駛直路的風阻變得更少,速度更快。比如東望洋賽道中最快的東方彎,我們都可以用六波,不用煞車,只需輕放一下油門便能通過,彎心的速度高達每小時 250 公里,實在十分驚人,所以駕駛一部有強大下壓力的賽車也是需要時間去適應。雖然賽車有這樣的性能,但「人要惡過車」,車手必須建立信心,才
能把車的潛能用盡,以高速進攻每個彎角,車手愈高速過彎,賽車的抓地力就愈好,因為更高的速度可讓更多的氣流通過賽車的尾翼,從而產生更大的下壓力。
說到底,其實駕駛一部如此先進的賽車也是十分刺激的,GT3 賽車在近五、六年,在東望洋賽道的圈速比以往快近十秒,而且還有進步空間。可是,這樣又是否 GT 賽車的發展路向呢?愈來愈多的駕駛輔助和下壓力強大的賽車又會否令賽事變得沒趣,挑戰更少呢?個人認為如果一部賽車可以有少點空氣動力部件,同時有八百匹馬力,將會更加刺激,令我們能夠感受賽車以往的美好時光。
大馬力、低下壓力、輕量化,並容許少許碰撞的比賽,都是精彩賽事的重要元素,一部擁有上述性能的賽車必定十分有趣,期望有朝一日我們能迎來這個賽車的黃金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