昇華 Audi A6 Saloon 55 TFSI quattro

11 Feb, 2019 By [email protected]


SPEC.

車款 A6 Saloon 55 TFSI quattro
車價 HK$843,000 起
引擎 2,995c.c. V6 DOHC 24V 直噴 turbo
馬力 340hp/5,000-6,400rpm
扭力 51.0kgm/1,370-4,500rpm
傳動 7 前速雙離合器自動 +/-,前置引擎,四輪驅動
懸掛 五連桿/五連桿 (前/後)
制動 通風碟/通風碟 (前/後)
輪胎 255/40 R20 Michelin Pilot Sport 4 (前/後)
尺寸 4,939mm/1,886mm/1,457mm
軸距 2,924mm
車重 1,760kg(DIN)
加速 0-100km/h,5.1 秒 (廠方數字)
極速 250km/h (廠方數字)
耗油量 6.7-7.1L/100km (混合;廠方數字)



對比上一代 A6,這一代可算是經歷了一次完整的革新。不論是外觀、內飾、體積,以至車內所配置的科技設備,都大大拉近與 A8 間的距離。這次的改進不是小修小改,而是真正的蛻變,改變中型豪華房車的標準。

Text: Jeremy Ng   Photo: Kwok Chi

筆者對奧迪 A6 的印象,就是一部最適合商務接送的豪華房車。到機場接送重要貴賓,既不會讓對方感到品牌過於高調,亦保有非常舒適的乘坐體驗。A6 的這些特點,是平治 E-Class 及寶馬 5 系較難觸及的位置,奧迪懂得這種中庸之道,在中型豪華房車的界別中找到屬於自己定位。筆者早前到內地工作,接送的正是上代的 A6,配上全黑色的車身顏色,充滿穩重、得體的商務特色。

公私相宜

經過蛻變的新一代 A6,仍保留原有的獨特之處,而且在各方面上全面升級,為的是吸引更多非商務用家。回想上代 A6,有時筆者亦較難分辨是 A4 還是 A6,因為兩者的差距不多,車身線條相近。而香港街上較常見的是較入門的版本,即 1.8 公升渦輪增壓引擎的 35 TFSI,感覺就像是放大版 A4。而新一代則是縮小版 A8,或是自駕版 A8,即使是 Audi 新一代設計的老樣子,卻多了幾分新鮮感及設計感,而這種設計可配合不同顏色作不同用途,用作商務接送可選擇純黑色的車身;用作私人座駕,銀色白色及較鮮色的車身都不會有太濃烈的商務氣息。

既科幻又新鮮

這代用上最新奧迪設計語言,車身加入大量明顯的骨線及線條增加層次感。車頭方面,引擎蓋上加上兩條明顯的骨線延伸至新一代奧迪車款都有的六角形鬼面罩,兩側則用上整合了遠光輔助燈、日間行車燈、動態轉向燈及 HD Matrix LED 頭燈的燈組,而剛才全數所提及的燈組都是 LED 燈,除了提供到夜間駕駛的清晰口入視野之外,整個燈組的設計都一如奧迪以往車系般充滿科幻感,亦有較高的辨識度。而車尾方面,則用上小鴨尾稍微增加運動感,兩邊的尾燈同樣用上特別設計的 LED 燈組,並以電鍍飾邊連接增加豪華感。泵把部分用上兩個扁平電鍍飾圈假裝死氣喉,真實的死氣喉為隱藏式,置於泵把後方,這種設計有點耐人尋味,但又有不少車廠都先後使用。筆者推斷,這種設計能減少泵把被熏黑的情況,亦能保留原有的運動外形。

熟悉的精緻內籠

走入車廂,只要接觸過 A8 就不會感到陌生。佈局上幾乎相同,只是細節位有一點不一樣,例如 A6 的冷氣出風口會有電鍍飾條,中控台熒幕的上緣會有上下起伏,不像 A8 的全水平設計,視覺上較有動感,與大型豪華房車所追求的單純豪華感不同。除此之外,A6 的兩個中央觸控屏幕都較傾向駕駛席一側,以便駕駛者行車期間較易操作。近期不少車款都喜歡使用木紋或真實木材點綴車廂,這些木材裝飾都不是以往最常見的桃木質料,而是經過加工,展現出簡約、自然風的木質裝飾。對比 A8 以鋼琴烤漆為主的莊重沉實內籠,A6 的實木內飾則更有活力,更適合親自駕駛,大大減少「專車司機」的駕駛氣氛。

測試的車輛加裝了 HK$30,800 (未連稅) 的可選設備,而筆者認為這些設備都值得添置。首先是運動化前座座椅,優質的剪裁已營造不錯的包覆感,再加上較厚的海綿,日常駕駛仍非常舒適, 外觀上亦比標準座椅豪華,除了沒有冷氣椅外沒有其他地方可以挑剔。其次是 360 度全景鏡頭,即使停泊這部近 5 米長的房車亦無須擔心。最後是 20 吋合金輪圈,是令 A6 變得更有跑味的重點之一。A6 本身的避震系統出色,即使換上 20 吋輪胎亦未有令路面上的凹凸感完整地傳送入車廂,在不損乘坐舒適感的情況下令整部車變得更好看,何樂而不為?








48V 的多種功能

加入混能系統是各家車廠未來發展的趨勢,A6 則已搭載 Mild-Hybrid 輕混合動力技術。據廠方資料顯示,這套系統主要透過滑行系統及提早啟動引擎熄火功能而減低油耗,並透過動力回收系統將煞車時的多餘動能轉換成電力儲存於車尾的 48V 鋰電池當中,這些電則用於引擎熄火後的車廂電器設備,以減少引擎耗用燃油發電的依賴,亦令這部非全混能及電動的 A6 在引擎沒有啟動的情況下仍有冷氣供應。A6 引擎熄火功能早於 22km/h 已經開始啟動,並會連接鏡頭分析路面情況,有需要時亦會提早啟動引擎,非常貼心。至於滑行功能則適用於 55km/h 至 160km/h 這段速度,只需鬆開油門,引擎就會自動熄火滑行減低油耗,而再踏油門即可解除滑行,引擎亦會及時啟動準備加速。筆者在試駕期間發現 A6 的引擎熄火功能重啟時的動靜很小,值得一讚。廠方指實際情況下,這套 48V 輕混能系統可以降低 0.7L/100km 的油耗。

舒適仍是重點

A6 是一部不折不扣以舒適為主的歐洲房車。新一代的軚盤與 A8 幾乎相同,四幅式真圓軚盤令人想悠閒駕駛,並沒有使人熱血駕駛的視覺誘惑,但這亦符合 A6 的定位。得知可以本地試車時,同事都紛紛推介筆者去測試,原因是筆者向來喜歡駕駛舒適的車款,結果並沒有令筆者失望。上車起行不久就會察覺到車廂非常寧靜,波箱無聲無色的轉換檔位,不知不覺原來已經 5 波 6 波,而且高速巡航時不太察覺風噪及胎噪,當然亦與使用 Michelin Pilot Sport 4 的輪胎有關,但 A6 底盤及車身的隔音功夫亦要有一定的功架才會有較佳的靜音水平。

至於駕駛感方面,在 Comfort 模式下的確輕鬆,稍踏油門車速就已經提升至路牌限制的數字,即使再高速一點,車身仍非常穩定,有安全感。唯一要注意的是若在 Comfort 模式之下小路合拼入大路時要注意預留多一點距離。雖然這部 A6 55 TFSI 的 0-100km/h 加速快達 5.1 秒,但 Comfort 模式下即使深踩油門亦有一點遲滯,這大概 1 秒的遲疑可能未必適合切入較繁忙、車與車距離較短的道路,這是筆者親身經歷。筆者個人推測是廠方為了減少加速頓挫的不適而有此設定。

雖然 A6 是一部舒適的中型豪華房車,但只要將行車模式切換至 Dynamic 模式,它可以給予愉快的駕駛體驗。A6 供港版本都已裝上後軸轉向功能,在較狹窄的環境下仍非常靈活,而在較高速度攻彎時,車身傾側並不明顯,感覺重心也較低,多了幾分安心。55 TFSI 用的是一副 3.0 公升 V6 渦輪增壓引擎,搭配 48V 輕混能系統,最大馬力為 340 匹,峰值扭力達 51.0kgm,數字上已經顯示它不是省油的燈。7 速 S-tronic 波箱反應不錯,會隨著 Dynamic模式經常保持在較高的轉數,以確保駕駛者隨時獲得最大的加速力;而在 Comfort 模式之下,則以波段轉換順暢,及保持較低轉速減低油耗為主,但波段之間的轉換沒有明顯動靜,沒有特別留意的話未必察覺得到轉換的過程。

較適合 A6 的駕駛方式

論加速性能,A6 的確有一手,但不代表適合以激烈進取的駕駛方式駕駛 A6。正如上文所講,這部車的隔音出色,行車穩定,即使以較高速的速度下行駛亦穩如泰山,換句話說在視覺及聽覺上沒有特別的刺激。測試期間大腳加速,是有推背感,速度提升是快了,卻欠了一點刺激,多了一點違和感,亦略嫌 quattro 四驅系統令整部車的動態太穩定。筆者其後以日常輕鬆的方式駕駛,就完全感受到 A6 的舒適,整件事變得合理了。筆者認為斯文的駕駛方式最適合用以駕駛 A6,原因是車上所有乘客都舒適之餘,更可以體驗得到 A6 容易駕駛的特性。若想要一部舒服而又不失性能的座駕,A6 就是其中一個不錯的選擇。









SPEC.
車價
HK$843,000
引擎 2,995c.c. V6 DOHC 24V 直噴 turbo
馬力 340hp/5,000-6,400rpm
扭力 51.0kgm/1,370-4,500rpm
傳動 7 前速雙離合器自動 +/-,前置引擎,四輪驅動
懸掛 五連桿/五連桿 (前/後)
制動 通風碟/通風碟 (前/後)
輪胎 255/40 R20 Michelin Pilot Sport 4 (前/後)
尺寸 4,939mm/1,886mm/1,457mm
軸距 2,924mm
車重 1,760kg(DIN)
加速 0-100km/h,5.1 秒 (廠方數字)
極速 250km/h (廠方數字)
耗油 6.7-7.1L/100km (混合;廠方數字)
查詢 合迪汽車有限公司 (Tel: 2528 1862)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