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EC.
車款 WRX STI車價 HK$459,800 起
引擎 2,457c.c. 水平對向 4 汽缸 DOHC 16 活瓣渦輪增壓
馬力 300hp/6,000rpm
傳動 6 前速手動,前置引擎,四輪驅動
懸掛 麥花臣支柱/雙搖臂 (前/後)
制動 通風碟Brembo 6 活塞卡鉗 / 通風碟Brembo 雙活塞卡鉗 (前/後)
輪胎 245/35 R19 Yokohama Advan Sprt V105 (前/後)
尺寸 4,595mm/1,795mm/1,475mm
軸距 2,650mm
車重 1,555kg
加速 0-100km/h,5.2 秒 (廠方數字)
極速 250km/h (廠方數字)
耗油量 10.9L/100km (混合;廠方數字)
WRX STI 同 Lancer Evolution 自九十年代起,由 WRC 一直鬥到街道,當 EVO 也因應市場需要推出自動波版之際,STI 自 1994 年第一代面世開始,至今依然堅持只出手波,這份熱血及執著確實相當難得。
Text: Ting Photo: Kwok Chi
翻查資料,原來這一代 WRX STI 推出至今已經五年,2018 年時曾經進行過一次 facelift,對外型及車廂細節進行了一點修飾,以及加強車身隔音。如果是其他車款,推出五年已經踏入尾期,但 WRX STI 每代之間的更替周期向來長,起碼七、八年才有一次大改款,以此推斷現時這代 WRX STI 還可玩多兩三年。
與新上市的 i30 N 相比,WRX STI 的內籠設計的確不夠時尚,但絕對不覺過時老土,而且設備貼近潮流,例如標準配有雙區域自動恆溫冷氣、中控台設輕觸式多功能屏幕、對應智能手機的 Apple CarPlay / Android Auto 資訊娛樂系統、後泊車鏡頭等,舒適程度不下於中型房車。過往的 WRX STI 是硬橋硬馬的跑車,WRC 賽車的背景、馬力達到當年日本上限的 280 匹水平、經 STI 精心調校的底盤、賽車化的密齒比波箱、繡有 STI 字樣的跑車桶椅,深受不少愛玩車人士追捧。今時今日,過三百匹的跑車比比皆是,奧迪 S3 310 匹、平治 AMG A35 306 匹、本田 Civic Type R 306 匹、日產 GTR 570 匹,同場的 M2 Competition 410 匹、福特 Focus RS 350 匹,WRX STI 面對的競爭已非只有一個 EVO 那麼簡單,加上車廠在 2008 年退出 WRC,失去賽車的光環,昔日的硬漢亦開始軟化,變成今日這部可以接載家人,又可滿足駕駛樂趣的跑車。
香港發售的 WRX STI 屬於海外版,與使用 EJ20 引擎的日本版不同,海外版用編號 EJ257 的 2.5 公升水平對向 4 汽缸渦輪增壓引擎,此型引擎沒有 EJ20 的等長排氣管路及雙渦流渦輪增壓,最大馬力及扭力輸出分別為 300 匹及 41.5kgm,性能比日本版低少少;波箱同樣的 6 前速手動配搭,不過齒輪比編排不同,海外版用了較適合直路加速及慳油的設定,終傳由 3.9 減至 3.545,日本版要 6 波先到超比波,海外版 5 波已經是超比波。
與我過往駕駛過的舊款「掃把佬」相比,此車輸出較為平緩線性,沒有明顯的 Turbo Lag 或突然加速的黐背感,少了以往桀驁不馴的霸氣,多了一份大氣平和,而且加速依舊直接迅速,規格數字顯示最大扭力於 4,000rpm 輸出,實際上引擎在 2,000rpm 左右已經充足的扭力,帶來輕盈爽快的加速感。試著將 SI-Drive系統一口氣由 I (Intelligent) 切換到最極端的 S# (Sport Sharp) 模式,油門敏感度及轉速上升速度即使作出反應,輕輕力踩油起步引擎轉速已上升到 3,000rpm,若不小心離合器摩擦點掌握得不好,讓強大的扭力一湧而出,便會造成強烈抖動,由於它的扭力輸出範圍廣闊,在鹿頸一帶的彎路用三、四波,保持著 3,000 至 4,000rpm 左右已經可以跑得相當快,超車爬頭時不用降低波段也完全不會吃力。
波檔行程短且緊密,檔位明確,不過波箱及離合器比較結實, 比 M2、Focus 甚至 Jimny 都要重,入波時需要用點力把波棍推入波檔,幸而離合器的摩擦點並不難找,我想買得 WRX STI 的車主都不會是新手,應該不會有甚麼問題,而且車輛貼心地裝有斜坡起動輔助功能,省去了斜路起步要配合鬆開泊車手掣的麻煩。為了對應強悍的輸出,WRX STI 的懸掛用了較硬朗設定,路面感比普通 WRX 強,但並非死硬那種,經過凹凸不平路面時仍可感受到一些韌性,能夠將讓人不舒服的震盪過濾,即使每日駕駛也不覺辛苦。
Multi-mode DCCD 中置差速控制及 Symmetrical AWD 左右平衡式全時四驅系統為車輛帶來強大的抓地力,四驅系統的前/後動力分配比例基本狀態下為 41:59,然後系統再按照實際情況變動,Multi-mode DCCD 提供了 Auto、Auto (+)、Auto (-),以及另設六級手動調校,Auto (+) 時特性較接近前驅車,Auto (-) 則偏向少少後驅,反覆試了幾種設定,個人覺得 Auto 時轉向反應較為中性,讓你能夠清楚預計車輛走勢及指向,令人最有信心。WRX STI 向來都不是一部難以駕馭的跑車,這一代 STI 由於車廂隔音太好,引擎輸出又順暢,當你輕輕鬆鬆在路上行駛時,真的跟普通房車無異,如果車廠可以更換套聲浪再大一點的排氣喉,提醒駕駛者及車外其他人它的威力,像 i30N 的 backfire 聲,駕駛樂趣也會有所提升。
SPEC.
車價 HK$459,800
引擎 2,457c.c. 水平對向 4 汽缸 DOHC 16 活瓣渦輪增壓
馬力 300hp/6,000rpm
扭力 41.5kgm/4,000rpm
傳動 6 前速手動,前置引擎,四輪驅動
懸掛 麥花臣支柱/雙搖臂 (前/後)
制動 通風碟Brembo 6 活塞卡鉗 / 通風碟Brembo 雙活塞卡鉗 (前/後)
輪胎 245/35 R19 Yokohama Advan Sprt V105 (前/後)
尺寸 4,595mm/1,795mm/1,475mm
軸距 2,650mm
車重 1,555kg
加速 0-100km/h,5.2 秒 (廠方數字)
極速 250km/h (廠方數字)
耗油 10.9L/100km (混合;廠方數字)
查詢 Motor Image (HK) Limited (Tel: 2824 2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