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由父親一直灌輸賽車知識及播放賽車影片給他看,除了關於汽車方面的卡通片、電影、玩具,他對其他小朋友熱愛的機械人等等都不感興趣,更下定決心要在 18 歲時立刻考取駕駛執照。即使在未領取到車牌之前,他也曾經參加過爬山單車比賽,也挑戰過遙控車國際賽等,只要是「有車轆」的活動都離不開他的生活。直至長大之後除了賽道日之外,也曾於澳洲及中國參加過耐力賽及專業的房車賽。他就是我們今期香港車手故事的主角 — 王焯楓 (Jay)。
Text: Mickey Loi Photo: Kwok Chi
曾任職 3 年空中服務員的 Jay 一直都相信自己有能力可以於賽車運動方面發展,同時也知道沒有任何的練習及訓練是一定不能表現得好。所以在繁忙的空中工作之後,Jay 都會抽時間於不同的地方鍛鍊自己,希望可以在任何機會出現的時候都能夠盡情發揮。經過不同賽車比賽取得的成果,Jay 知道自己只要肯努力就會有更多地方表現自己。而每一次的比賽無論輸贏,他認為最重要是可以從中學習及有所得著,令自己不斷進步,為下一場比賽做好準備,這就是 Jay 越戰越勇的原因。
摯愛的支持十分重要
當談為最親是否支持,Jay 表示父母從他小時候都沒有給予「怪獸式」的教育,對於他的興趣總是十分寬鬆,唯所有 Jay 喜歡的事物,父親都希望他學懂自給自足,不做一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孩:「爸爸一直都沒有反對我賽車,但他跟我說清楚,如果我喜歡賽車,就自己賺錢去比賽,並不會在金錢上支持我。其實這也會令我自己更加明白及了解無論金錢還是出賽機會,一切都是得來不易,令我更珍惜每一次的出場機會,也引領我成長及計劃人生大事。」所謂的人生大事就是於去年 Jay 與他的摯愛 Annabelle 共偕連理,同樣也是空中服務員的妻子,Annabelle 於每一次 Jay 出賽,她也會盡量抽時間與他出席,為他拍攝、錄影、遞水、抹汗,令未有到場的,王爸爸及王媽媽都更加放心。
小型賽車到踏足 F1 賽車場
Jay 一直都只是於小型賽車中比拼,雖然拿過多次獎項,但他的最大心願是駕駛著真正的賽車與其他車手較量,而他的的機會在 2015 年出現。香港賽車公司 FRD 於三年前舉辦了名為「冠軍之路青年車手海選計劃」的全國車手選拔活動,活動將針對 16-21 歲的中國年輕車手,經過專業的全國海選及考核,篩選出 6 位最終候選者,參加中國賽車運動歷史上最悠久的賽事 — 亞洲雷諾方程式系列賽 2016 賽季的最後 3 站。其中,獲得積分最多的車手將得到雷諾 F1 車隊車手學院的支持,這將幫助其出戰 2017 賽季的歐洲賽事。與此同時,為了吸引更多「超齡車手」,主辦方更設立 21 歲以上的車手參加雷諾克里歐房車賽的選拔,而當時的選拔賽最高分的,就是 Jay。很多車手都希望可以一嘗在國際性的賽車場比試,而他的第一場比賽,就是在上海 F1 國際賽車場。雖然很不幸他的第一場比賽由於機械故障未能起步,但在第二場比賽就取得第三名,更於三站比賽之後以積分力壓多名車手取得年度季軍,同時也令他在賽車運動方面正式起步。
賽車改變心態
Jay 曾經都年輕過,也曾熱愛速度感,於澳洲及香港的街道上有時候都會「揸快少少」。但直到真正接觸過賽車運動之後,了解到當一部真正的賽車在配備了最佳的輪胎、安全設備等的時間都會有失控的情況出現,在人多車多的街道上要是出現意外,輕則自己或車受到傷害,最擔心會是連累到其他道路使用者。而當很多人都認為賽車運動必需要花費百萬才可以起步的時候,其實現時無論在國內賽事舉辦方或者新興的電競賽車方面都有賽車手招募,入場費由數百元至數萬元都有,Jay 希望有志成為賽車手的年輕人,只要肯努力及以正途方式去學習賽車,就一定有機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