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容大雅 BMW 740LiA M Sport Edition

6 Feb, 2020 By [email protected]

寶馬 G12 中期改良版 7 系,設計源於 X7 的巨型鬼面罩被指有過大之嫌,見過真車之後發現整個車頭的比例其實頗為和諧,而且充滿領袖級座駕應有的風範。 

Text: Benny Tsang.  Photo: Kwok Chi

近年代理安排試駕的寶馬新車,大部分都是包裝最跑車化的 M Sport Edition, 想不到講求氣派與享受的旗艦號7系,一樣有 M Sport Edition示範車。原來四年多前開出 的740LiA示範車已是M Sport版,但當時是由其他同事負責試車,今次自己親眼目睹穿上跑鞋的7系,兼且車身噴上屬選配的銀底水泥 灰色,覺得很有新鮮感。

展示科技實力的寶馬旗艦與前期 G12 7 系相比,改良版的外觀作出了頗多甚為顯眼的改動,除了車未抵港已成 為話題的寶馬車頭標記面積大增了40%之外, 車頭冚上有更富3D效果的摺線,最前端的車頭高度,亦比舊版高出了 50mm 之多,新設計的頭燈則有較修長的造形,個人認為新車整 個車頭觀感很有領袖級座駕應有的氣場,而那個超大鬼面罩還有另一重要作用,就是讓別人一眼便看得出你已換了新車。 一個品牌的頂級旗艦車,往往用作展示車廠的科技實力。寶馬 7系的產銷數字雖然遠低 於5系及3系等大眾化型號,但7系的傳動配搭卻是多得令人目瞪口呆,單講有引入香港的 G12改良型,便有3.0直六Turbo的740LiA、 4.4 V8 Turbo 的 750LiA xDrive 及 6.6 V12 Turbo 的 760LiA xDrive,740LiA 還有普通 Saloon SE、Saloon 及M Sport Edition三個裝備規格,而 750 又有普通及 M Sport 兩個型號,售價由740LiA Saloon SE的129.8萬 到M760LiA xDrive的273.2萬都有。在外國, 就更加有多個柴油版、插電式混能版、後驅版、 四驅版及軸距縮短了14cm的標準軸距版等等。 香港發售的 7 系一律為軸距 3,210mm 的長陣型號,雖然740LiA 僅屬「入門級」,但自動調節吸震筒硬度的氣壓懸掛、四區恆溫冷氣、 iDrive 7智能操作介面附導航系統、電控後座、 後艙電動太陽簾、電索緊閉式車門、後座無線多功能平板電腦控制器、Panorama 天窗及多功能泊車鏡頭等全屬基本裝備。

iDrive 7 操作人性化

其中 iDrive 7 智能操作系統使用上已變得相當人性化,例如任何時間只要說出「Hey BMW」啟動指令,便可向系統說出你的要求。試車那天,我說:「想食日本嘢!」想不到系統隨即在中控台的 10.25 吋屏幕打出了附近日本餐廳的寶號,我再從中說出想光顧的餐廳名稱,系統就自動連接導航系統並開始導航,整個過程就像旁邊多了一位女助手打點一切那樣稱心。寶馬會不斷在最新版的 iDrive 系統上改善各項功能的操作細節,據了解,其他寶馬車主只要座駕是使用 iDrive 5.0 以上的規格,用家只需回廠進行軟件提升,便可享用最先進的操作方式,毋須擔心座駕因改款而追不上時代步伐,這安排實在值得一讚。 趁著攝影師為此車拍照期間,我特意坐到後座享用「老闆位」上的各項玩意。長軸距的後艙,膝前空間可謂用之不盡,可電動調校前後及靠背角度的座椅,坐姿絕對可以「唔啱校到啱」,只是德國車的座椅有德國車的風格, Dakota皮革物料及剪裁稍欠家居梳化的軟綿綿效果,但寶馬個人化部門的皮革選擇眾多,只要你願意付鈔,總能找到最完美的座艙佈置。 安裝於後座手枕上的無線平板電腦, 類似概念早在 G12 尚未面世前已於賓利Continental Flying Spur的後座見過,但寶馬 7 系這個平板控制器不但面積大得多,功能視乎車輛的選配裝備而定,由車內燈光、遮光簾、 冷暖座椅、座椅位置設定、按摩功能及後座娛樂系統等,只要平板控制電腦在手,全部系統操作都在彈指之間。





賣相傳統的高科技控制台

我對寶馬 7 系有一定的感情,因為年少時 曾有好一段時間以家人的第一代728i作為新牌 仔練習車,今次再坐到 7 系的駕駛席,經過六代進化後,眼前一切已有恍如隔世的感覺。 跟個別廠牌的近代出品相比,新 7 系的控制台沒有令人目不暇給的大屏幕控制介面,簡簡單單只有一個12.3吋屏幕錶板及一個10.25 吋的控制台頂置式屏幕,中控台仍有冷氣、音響及冷暖座椅調校等實體鍵。寶馬這個駕駛艙佈局,看似帶點保守、科技感不夠強烈,但其實手勢控制、Display key 智慧型車匙及對答 操作如私人助理理的iDrive 7智能操作系統等, 都是相當有智慧的高科技玩意。 

波棍旁的 Driving Experience Control 行車模式選擇有 ADAPTIVE、ECO PRO、 COMFORT 及 SPORT 等模式,表面看只有四個選項,但進入個別模式後,會發現仍有 ECO PRO INDIVIDUAL、COMFORT PLUS 及 SPORT INDIVIDUAL 等 分支選項, 兩個 INDIVIDUAL 功能再可就其他系統特性作更細微的設定,簡單來講,不同模式可改變引擎、波 箱、懸掛及轉向系統的操作特性,ECO PRO INDIVIDUAL 就更可將車速上限設定於 80130km/h範圍,同時亦可限制座椅加熱、空調輸出及燈光控制等,避免不必要的能源消耗。 同在波棍台的電子手掣 AUTO HOLD 按鈕則宜慎用,事關這一代 7 系的制動系統已很難做到傳統液壓制動完全流暢的收放效果,特別在市區塞車的環境,開開停停的動作已比較突兀,如選用了 AUTO HOLD 功能,車停定後,系統自動拉上手掣,再開車時,以油門來觸發 AUTO HOLD 的手掣解鎖功能,動作帶點粗糙,如果坐在後座的是真正出糧給你的老闆,接載時緊記取消 AUTO HOLD 功能是我的溫馨提示。

操控與舒適享受的平衡車頭那副B58 直六汽缸3.0 公升雙渦流單 Turbo 引擎乃 B58 家族的最新版本,馬力由前期款的326hp增至340hp,450Nm扭力不變, 新引擎同時符合Euro 6d-Temp廢排標準。 雖然 M140i 的 3.0 直六 Turbo 引擎同屬 B58 這大家族,但 1 系是入門車,7 系貴為寶馬旗艦,定位與用車對象的要求完全不同,所 以置身 740LiA 駕駛席所感受到引擎品質,都跟M140iA 截然不同。也許絕大多數7 系用家都毋須刻意尋求刺激,即使以進取的 SPORT 模式盡情加速,速度上雖仍充滿勁力,但就再沒有那種戰鬥格的排氣聲,感覺穩重內斂。 寶馬毫無疑問有不少操控首屈一指的好車, 但去到 740LiA 這個級數的巨型房車,其實已不容易做到像 1 系及 3 系等小車的操控身手, 在操控與舒適享受之間作出取捨,有所犧牲亦在所難免。 G12 7系在駕駛艙四周用了Carbon Core 碳纖物料結構,做到減少車架的鋼材用量,減重同時換來相當高的抗扭剛性,這設計換來十分好的效果,其中車重只有 1880kg 便是我始料不及的數字,因為以 7 系魁梧的尺碼及重量級豪裝,常理推算車重應在兩噸水平。這相對輕磅的車身結構對提升操控靈活度有絕對幫助, 至少在狹窄的石澳道上開著 740LiA 仍可輕鬆馳騁,煞車時車頭沒有大幅下沉,拐彎時車身沒有任何笨重感覺,轉向靈活自然,出彎時車尾又沒太多惰性,最難得的是,不論路況好與壞,氣壓避震都提供了相當理想的濾震作用, 同時保持快跑時的車體平衡,展現了寶馬底盤應有的功架。

年多前, 我們同場試駕過保時捷 Panamera Sport Turismo 及奧迪 A8L,保時 捷一直希望以 Panamera 取悅傳統豪華房車用 家,但經過兩代進化後的 Panamera ,動態操控方面當然在一眾豪華房車之中表現一枝獨秀,但與 A8 同場較量,保時捷硬朗型的底盤功,讓人一試就試出了分別,好開而不夠好坐, 而同場的A8L,氣壓懸掛則表現得有太多飄浮, 過分輕型的轉向操作,也明顯跟 Panamera ST 是兩個極端。向來盛產 driving machines 的寶馬,這一代 7 系的駕乘表現大概就在 Panamera ST與A8L之間的某個點。

有錢多好

今次測試的740LiA M Sport Edition,售價為 149.8 萬元,在推廣期內,這售價已包括後座的雙屏幕娛樂系統。翻查四年多前G12剛抵港時的首批價單,740LiA M Sport 版的售價為 175.5 萬元,現在的新版本售價幾乎等同免費贈送一部清貨前的120iA。只能慨嘆一句:有錢多好!







SPEC.
車價    HK$1,498,000
引擎    2,998c.c. 直 6 汽缸 DOHC 24V 直噴 Turbo
馬力    340hp/5,500-6,500rpm
扭力    450Nm/1,500-5,200rpm
傳動    8速自動 +/-,前置引擎,後輪驅動
懸掛    雙搖臂,氣壓避震/五連桿,氣壓避震 (前/後)
制動    通風碟/通風碟 (前/後)
輪胎    245/45 R19 / 275/40 R19 Michelin Primacy 3 (前/後)
尺寸    5,260mm/1,902mm/1,479mm
軸距    3,210mm
車重    1,880kg (EU)
加速    0-100km/h,5.6秒 (廠方數字)
極速    250km/h (廠方數字)
耗油    未能提供
查詢    BMW Concessionaires (HK) Limited (Tel: 3129 9000)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