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替 Bridgestone POTENZA S001 頂級街車輪胎的 S007A,從強化輪胎結構及使用循跡性能更強的物料兩方面來提升高速操控性,就像一輛擁有強健軀幹的跑車,天生就是快跑能手。
Text: Benny Tsang Photo: Bridgestone & Benny Tsang
四個月前,我在〈Diary〉欄目中寫過,輪胎好比一部車的第二副車架,胎的結構要堅固,拐彎時不易變形,才可把輪胎的特性充分發揮出來。
Bridgestone 的高性能街胎系列 POTENZA S001,最近由新推出的 S007A 取代,若單從胎面的花紋去看,S007A 的花紋似乎比 S001 簡單,但 S007A 的改良重點正是輪胎的結構及用料都比上代先進,強化了輪胎的基本功,使精心設計的簡單紋理能夠充分發揮所長。
提升結構剛性為重
S007A 的胎壁及胎殼主結構內,以 Kevlar 纖維及混合螺旋內緣結構強化,大大提升輪胎結構剛性,減少入彎時輪胎受壓變形的情況,有助提升輪胎的操控靈敏度及抓地力;胎面結構則透過特別的花紋配搭提升耐用度及操控表現,例如左右兩邊的弧形花紋,可提供更高的路面接觸壓力,改善濕路制動效能,更平均的壓力分佈又可減慢損耗,延長輪胎的壽命,位於四條排水深坑的正中央部分,胎紋相對平滑,如同 S007A 的中央骨幹,可維持輪胎的穩定性,確保輪胎有良好的操控靈敏度,而上述中央骨幹外側的一組花紋,採用了特別的 3D-M 刀片紋,左右合共五個刀片紋構成一個立體 M 形紋路,這簡單的紋理,可減少胎紋滾動時出現變形,既有助延長輪胎壽命,亦可加強操控性能,而中央骨幹內側的一組斜切花紋,使胎塊分開成獨立的棱角個體,這設計可令胎塊於制動時減少變形,提升制動效率。
如果用一部車來做比喻,S001 本來已是一部操控性能很強的跑車,新款 S007A 換了一個剛性更強的新底盤,入彎時能給予駕駛者更細致的路面感,高速行駛穩定性亦更強,是講求良好人車溝通及極限表現更強的新設計。
乾路圈速快 2.4%
根據廠方以寶馬 328i 進行的乾路操控測試,S007A 錄得的圈速比上代 S001 快了 2.4%,各項表現細分方面,S007A 以最初反應、耐用度、乾路抓地性能、彎路表現及最高速度穩定性的改進最為明顯。
我在〈Diary〉一文曾經提過,早年出席輪胎廠舉辦的新產品測試活動,曾出現過「貨不對辦」的問題,例如說新輪胎的濕路性能如何「天下無敵」,但高速駛進賽道的濕路彎時,卻接連出現測試車輛衝出賽道的情景,今次 POTENZA S007A 其中一個賣點,是扭軚入彎時的初步反應有所改良,講真,一款車經過大改款後,新型號入彎時,初步的轉向反應是否俐落了,也不一定可以試得出來,更何況只是一套胎的改變? 所以,在真正參與今次 S007A 測試環節之前,我自己對此確有疑問。
S001 與 S007A 乾濕路比試
今次 Bridgestone 在羅馬市郊的試驗場,分別安排了兩部福士 Golf R 及兩部奧迪 TTS Coupe 進行濕路及乾路測試,兩款車最大馬力皆為 310 匹,同樣配上 235/35R19 91Y 規格的 S007A 或 S001,讓參加者比較新舊兩代 POTENZA 在相同條件下的表現。
濕路測試的場地相對較細,試車路線由 10 個彎角組成,有中高速快彎、連續改變方向的 Slalom、手臂彎及模擬一些市區內的「街坊彎」等;佔地大得多的乾路試車場,3 圈不同性質的路線組成共 14 個彎角,有慢彎、中速彎、快彎、手臂大迴旋、Slalom 及模擬突然切線的彎角等,個別路段的車速達 130km/h 以上,測試速度比濕地環節快得多,而兩項測試裡,我們都需要在極限邊緣盡跑,因為必需要將車開到接近輪胎貼路性能極限,S007A 及 S001 之間的分別才會變得明顯。
濕路操控精準
作為頂級街胎,S001 無論在乾路或濕路的表現都十分之好,在佈滿積水的手臂彎「和油」快速而過,穩定性依然甚強,重 brake 衝入 Slalom及那些模擬「街坊彎」,前輪都不會因壓力驟增而出現「推頭」直指的險象,試完裝上 S001 的 Golf R 後,再換上另一部裝上 S007A 的 Golf R 走 3 圈,由於比前更熟路,試跑速度更快,在經過 Slalom 繞障路段時,車頭的指向性明顯更清晰,行車軌跡比 S001 鮮明,而在「和油」過的手臂彎,油門亦可以踩得更深,車速比 S001 略高,雖然濕路性能表現不是 S007A 的重點改良之處,但經過濕地實測後,卻肯定輪胎的結構剛性提升,對濕路操控的精準度確實有幫助。
在緊接的乾路測試環節,起步不久的 T1 基本上是超過 90 度角的右手臂彎, 無論配上 S001 抑或 S007A 的 TTS 都幾乎可以盡油而過, 全程盡油去到 T4 快彎,車速已達 130km/h 以上,此時配上 S001 的 TTS,行車軌跡會有輕微不穩,而 S007A 則依然穩定,於是可用稍高一點的速度衝向 T5。第一圈入 T5 要用最大制動力,因為要以大迴旋方式進入 6 至 9 號彎的 Slalom 路段,由於場地大,乾路 Slalom 的速度比濕地時快得多,終可迫使裝上 S001 的 TTS 出現輕微推頭,操控上要稍作微調才可完成其後的繞障,以同樣手法開著裝上 S007A 的 TTS 衝進 Slalom,貼路性能明顯提升,以清脆俐落姿態完成所有繞障。
溝通與極限同樣重要
第二圈過 T5 之後往 T10 及 T11 方向跑,由於 T5 出口提早拉直,可以提早加油出彎直奔 T10,此時車速約 120km/h,稍加制動,即扭右再扭左軚通過 T11,這組彎角模擬在公路上需要突然切線閃避的情景,用 S001 的 TTS 在進入T10 時曾有輕微的推頭,但仍可安全完成,用 S007A 的 TTS 的過彎軌跡再次表現出更穩定的走勢。
第三圈往 T12 至 T14 一組快彎跑,T5 亦變得更闊,於是在 80km/h 左右已可盡油駛出 T5,去到 T13 時車速又是 130km/h 左右,以「和油」方式由 T13 過 T14,S001 及 S007A 都有接近的穩定性,但在車子改變方向時,裝上 S007A 的TTS,軚環卻有較豐富的手感。
最後的示範環節,由意大利前 F1 車手 Stefano Modena 駕駛寶馬 M3 街車於鑊形的主賽道上快跑,測試重點是在平坦的大直路區域作極高速的之字路考驗,前文提到 S007A其中一項比 S001 有明顯改進之處,就是最高速度穩定性的改進,Stefano 開的 M3 全車載著 4 人,直路上輕易開到 265km/h,此時,他流暢地控制軚盤,用盡大直路的三條行車線作「之」字形行車,作為乘客,在如此高速下改變方向,仍可清楚感受到行車軌跡絲亳沒有偏差,輪胎也沒有嘶叫,感覺絕對穩定、安全,Stefano 亦表示,輪胎的路面回饋也十分好,表現很可靠。
對高性能車來講,輪胎的極限高固然重要,但能否將路面感有效傳給駕駛者也不能忽視,因為開車的人若能夠充分掌握車子是否已到達極限的臨界點,便可以準確判斷下一步的操作。為何一部人車溝通好的跑車經常會獲車迷讚賞? 因為開這類跑車快跑,車在彎路上有多少能力,都可透過細緻的底盤功如實告訴駕駛者,令開它快跑的人開得有信心,我認為全新的 POTENZA S007A,正是循這個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