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EC.
車款 Continental GT車價 HK$3,055,000 起
引擎 5,950 c.c. W12 雙渦輪增壓
馬力 635PS/6,000rpm
傳動 8 前速雙離合器自動 +/-,前置引擎,四輪驅動
懸掛 雙搖臂/多連桿,氣壓避震 (前/後)
制動 通風碟/通風碟 (前/後)
輪胎 265/40 ZR21 / 305/35 ZR21 (前/後)
尺寸 4,850mm/2,187mm/1,405mm
軸距 2,851mm
車重 2,244kg
加速 0—100km/h,3.7 秒 (廠方數字)
極速 333km/h (廠方數字)
耗油量 12.2L/100km (混合;廠方數字)
賓利 Continental GT 於 2003 年發表,成為福士集團入主賓利後的代表作之餘,更成為賓利主力銷售的車款之一。全新一代的 Continental GT 可謂脫胎換骨,從外形到內籠都加入大量現代化的技術,繼續保留速度激情與豪華舒適並重的特色。
Text: Jeremy Ng Photo: Kwok Chi
能成為賓利 Continental GT 的對手, 就必須要有極致舒適的乘坐感受,然而現時大部分車廠製作 Grand Tourer 的車款時,似乎都著重在性能方面的表現,雖然用上上乘的物料,但懸掛設定都偏向較硬,乘坐時自然難免較顛簸。筆者除了親身駕駛了新一代的 Continental GT 外,亦以乘客的角色親自乘坐後排及副駕駛席,當中 Comfort 模式下的舒適最令筆者留下深刻印象。
精緻的車身雕琢
形容新一代的 Continental GT「修身成功」, 一點也不誇張,但與其說是「修身」,倒不如說是「健身」。上代 Continental GT 的設計較為圓潤,整體感覺偏向巨型且有霸氣;新一代的車身跟骨線更為明顯,就像經過了多年的鍛煉,令新一代車身保留傳統外形之餘有更修長及運動化的效果,偏向瀟灑及有肌肉感。靈感來自於 EXP 10 Speed 6 concept 的設計確實讓新一代煥然一新,若認為上一代的傳統造型過於保守,這一代可以放心,完全沒有這個問題。
車頭部分把上一代拱起的鼻子撫平,形成更流線形的造型,維持使用賓利標誌性的四圓頭燈及矩形的網狀鬼面罩,使一般路人更容易識別這高貴典雅的英國跑車。新設計的進氣欄柵及鬼面罩在不破壞外觀設計的情況下隱藏了多個高科技設備,例如雷達、車頭鏡頭及紅外線鏡頭等,在美觀的同時保留實用性的功能。由於這是一部搭載 W12 引擎的版本,因此在車身兩側、打開引擎蓋後亦有「12」字樣,相信日後推出 V8 版本時,這些字樣會是分辨兩個版本的主要特徵。
值得一提是,新一代的車身並沒有太多接縫,這是因為使用了精密的超塑形技術把鋁材高溫加熱至攝氏 500 度,以一體成形的方式打造車身外殼,除了有更美觀的效果之外,更可降低高速狀態時的風阻。筆者試車時,特別記得車頂部分有兩條凹槽,本以為是車身組件的接縫,但細心一看發覺完全沒有接駁的痕跡,車頂至後輪拱為同一塊組件,這件車身組件面積確實不少,有點讓筆者驚訝,唯一要擔心的可能是車身受損的維修複雜度及費用,但這一種擔心可能只適用於草根階層的筆者,畢竟能以三百多萬購入這部公路藝術品的人財力絕不簡單。
頭尾燈亦不簡單
賓利的精緻設計不只呈現於內籠部分。賓利在車燈部分的設計一向有自己的風格,新一代 Continental GT 車燈用上 LED 矩陣技術,頭燈的設計靈感來自於精美的切割水晶鏡面,內部有多角度的菱角反射光線,從外欣賞時會有鑽石般的閃爍效果。尾燈方面,除了換上同樣的水晶切割效果設計增加三維深度外,形狀亦有大幅度的轉變,從原來的矩形變為橢圓形,並跨過行李廂蓋,與車頭頭燈互相呼應。筆者尤其喜歡新一代尾燈的造型,皆因新尾燈與車尾的設計非常匹配,配合小鴨尾及自動升降尾翼營造了更運動化更瀟灑的效果,一改上代過於穩重的感覺。
內籠不再保守
對頂級豪華品牌賓利來說,跟隨汽車業發展趨勢,將大型屏幕安裝在車廂之中並不是一件難事,真正的難度在於如何將科技與其傳統的典雅設計融合,令人不會產生突兀的感覺,而新一代的 Continental GT 似乎就是賓利努力的成果。
中控台首次使用可旋轉的面板,可選擇 12.3 吋觸控屏幕或 3 個傳統儀錶,分別顯示溫度、方向及時間,並加上賓利最新的可持續採購「Koa 木飾面」作裝飾,每輛 Continental GT 均用上 10 平方米的木材及合共 9 小時的人手鑲嵌時間,延續賓利精湛手工的傳統。
在電子化方面,賓利的車廂已經不難發現大量數碼化的設備。除了上述的 12.3 吋觸控屏幕外,錶板亦已經換上數碼化儀表板,顯示多項行車資訊,在夜間更可開啟紅外線夜視功能,清晰顯示前方所有障礙物。電子波棍亦算是今代較明顯的改進,除了減少了不少所佔空間外,亦有較現代化的感覺。整枝波棍用上電鍍無聊及皮革包覆,造型上較上代傳統波棍為細小,但手感不俗。電子波棍節省了的兩側空間設置了不少電子按鈕及旋鈕,主要是控制冷氣溫度、冷暖椅功能。這一部分較後的位置則設有電動尾翼的升降按鈕以及電子手掣、電子車身動態穩定系統關閉及危險警告燈。而波棍的正後方則是整合了引擎啟動按鈕的駕駛模式選擇的旋鈕。這些按鈕及旋鈕用上大量電鍍金屬物料,大大增加了科技感。
豪華體現在細節之上
時至今日,不少昔日的豪華設備已經相當普遍,對於頂級豪華品牌來說,要做到更豪華的效果,就只有從細節著手。在新一代的 Continental GT 身上,駕駛者不難使用多向調校猶如梳化般軟熟厚實的前排座椅找到最合適的坐姿,冷氣椅風力充足且有按摩功能,軚盤用親膚感極佳的雙色上乘皮革包裹,按鈕都在伸手就可觸及的位置,駕駛上來非常舒適。值得留意是車廂內所有圓形的旋鈕及儀錶,都在中央錶面或按鈕與外層滾花旋環的中間加上了獨立的一層黃銅嵌件,質感提升至另一個境界。車廂的每一個角落充滿大量上乘皮革,包括車頂、門把手把等一切雙手會觸摸得到的地方,體現出傳統極致豪華的一面。
駕駛模式分別大
新一代提供四種駕駛模式,分別是「Comfort」、「Sport」、「Bentley」及自訂「Custom」,各模式對懸掛、引擎、波箱及其他底盤系統的調校都並不一樣。經筆者實試,「Comfort」與「Sport」的分別的確不少,幾乎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性格。
在運動模式下,尾喉閥門會自動打開,提供更響亮的引擎咆哮,這幅 W12 引擎的聲音非常動聽,不斷誘惑駕駛者催谷油門以獲得更令人興奮的震撼,而實際的加速力也不是省油的燈,稍微踩下油門已經有強烈的推背感,非常刺激。雖然在舒適模式下,動力仍然是隨傳隨到,但運動模式之下則是更敏感,同一個油門深度卻有更多的力量爆發。懸掛方面,運動模式會把空氣懸掛調得較硬,大大增加攻彎的支撐性,但在日常馬路上則較難過濾路上的凹凸,不論坐於前坐及後座都會感到稍微顛簸。
換至舒適模式下,不論是駕駛者,或是後排乘客,都有高質素的舒適行車體驗。W12 引擎仍隨時提供強勁的爆發力,不過僅限於突然深踩油門,而若以日常使用般踩踏油門,加速是溫和且帶線性,波箱的運作亦非常順滑沒有頓挫,配合較柔軟的空氣懸掛,優秀地將路面的一切坑洞過濾,提供極致舒適的乘坐感受。這確實讓筆者印象深刻,只因筆者亦是第一次從雙門跑車中感受到這一種舒服,舒服得隨時昏睡過去。
為了解後座的乘坐感受,筆者特意坐於後排,讓同行代理司機駕駛一段市區路段。後座空間雖然談不上大,但乘坐起來對身高 1.8m 的筆者來說確實剛剛好。賓利沒有因為是後座就敷衍了事,同樣採用了大量皮革包覆及剪裁舒適,承托力不錯的座椅,除了因為雙門的設定上落較麻煩外,其後座的舒適度確實好過不少豪華四門中型房車。
缺點何處有?
不少同行前輩的試駕報告都沒有對這部車的缺點留下多少筆墨,然而試駕後才明白,缺點真的不容易去找,一來同級似乎沒有多少對手,二來其他 GT 車款都傾向發展性能方面,維持高質素舒適乘坐感受似乎亦只有新一代的 Continental GT,唯一的遺憾可能是香港的駕駛環境無法發揮其所有優點特性,既沒有超長途的高速公路,又沒有合法的道路測試 W12 引擎的能耐,但這些遺憾似乎只是筆者這些一般市民的局限,能擁有一部 Continental GT,就能擁有一個中港牌,隨時在神州大地高速穿梭。
SPEC.
車價 HK$3,055,000 起
引擎 5,950 c.c. W12 雙渦輪增壓
馬力 635PS/6,000rpm
扭力 91.8kgm/1,350-4,500rpm
傳動 8 前速雙離合器自動 +/-,前置引擎,四輪驅動
懸掛 雙搖臂/多連桿,氣壓避震 (前/後)
制動 通風碟/通風碟 (前/後)
輪胎 265/40 ZR21 / 305/35 ZR21 (前/後)
尺寸 4,850mm/2,187mm/1,405mm
軸距 2,851mm
車重 2,244kg
加速 0—100km/h,3.7 秒 (廠方數字)
極速 333km/h (廠方數字)
耗油 12.2L/100km (混合;廠方數字)
查詢 賓利香港 — 大昌行 (Tel: 2890 1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