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令本地百業蕭條,政府早前在財政預算案中公布辣招,以紓緩交通擠塞為由,大幅提高私家車(包括電動私家車)首次登記稅及牌照費,包括將私家車(包括電動私家車)首次登記稅各稅階的稅率大幅提高百分之十五,牌照費增加百分之三十,業界對此嘩然。措舉不單令近年陷入困境的汽車業界雪上加霜,更完全無助解決交通擠塞問題。本港十五個汽車商會及聯會今日於立法會召開聯合記者會,反對有關措施在絕境下進一步打擊業界近四萬個家庭的生計,出席記者會的包括十五個汽車商會及聯會代表、立法會批發及零售界邵家輝議員及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主席易志明議員。 私家車銷售數據持續下跌 邵家輝指出,私家車銷售量自2018年至2020年間按年下跌,三年間累計下跌了12.4%,而電動車上年銷售量則增加,顯示出傳統汽車的銷售量實質跌幅更大,達22.5%。而交通擠塞的真正成因從來是多方面的,但絕不是新車銷量。加稅及牌費必不是解決方法。如果政府希望改善其稅收,應該採用更全面的方法,不應該只針對汽車行業。在欠缺政府支援下,汽車業界在疫情之中一直掙扎求存,不幸的是,財政預算案的建議將令業界的經營情況進一步惡化。故傳統汽車業界對政府向他們加稅開刀感到不解,希望政府三思。 政策錯配無助解決交通擠塞問題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