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競車隊專訪 – Wako’s Fliptable Racing

電競賽車運動於香港發展迅速,無論在車手發掘或者車隊成立方面都更有系統。而在各大比賽當中也可以見到不少選手一同穿著代表自己車隊的制服出戰,令整個賽事由個別作賽,變成一個富有策略的團體戰。成立車隊除了讓比賽更有亮點,也可以就不同比賽聚集一群電競高手,為的是日後於國際賽事以香港專業電競賽車隊名義作賽,相當有意義。而「車王」就在首次電競車隊訪問報導找來了高手雲集的Wako’s Fliptable Racing。 覆桌是我們的共同理念更多…

電競人物專訪 – 羅賢

過去電競人物專訪曾經介紹本地電競賽車選手,讓大家了解在細小的城市中也有為數不少,而且實力能夠媲美世界級參賽者的高質素人物。但在這個大環境背後,其實還有一群為了培育電競賽車手而成立模擬器中心的「幕後主腦」,他們未必是在電競遊戲上的高手,但對於本地電競發展絕對有相當濃厚的熱誠,而這次我們就找來Godzpeed的負責人羅賢(Tristan)向大家解釋一下到底如果去發展自己的電競事業。 Text: Mickey Loi  更多…

電競車手專訪 – 莫梓宏

正所謂有其兄必有其弟,有時候年紀如果相差不遠,大家的興趣都會互相感染,更何況當二人有相同嗜好,就必定可以互相扶持,令結果更加事半功倍。早期筆者曾經訪問過車界人物莫梓諾Pluto,而這次就找來他的弟弟,於電競賽場上實力相當強勁的莫梓宏(Jason)。 Text: Mickey Loi  更多…

電競人物專訪 – Nick Swanson

位於SOHO區域的Sideways是另一間擁有15年歷史的模擬器賽車中心,備有全香港數量最多的賽車模擬器,更經常為公司或企業組織活動,也有到會及酒精飲料提供。負責人Nick Swanson在2004年由澳洲到港長期居住,並於2010年接手Sideways。他表示一直都希望可以為朋友或喜歡賽車的人提供一個舒適,又可以吃喝玩樂的地方去參與模擬賽車遊戲。 Text: Mickey更多…

電競人物專訪 – 丁卓彥

有人說,能夠有理想是一件好事。有人說,能夠實現理想是一件幸福的事。亦有人說,能夠將理想繼而擴大成為嗜好,是人生中最幸運的事。現年23歲的丁卓彥(Trefer)由小時候開始喜歡汽車及賽車遊戲,長大後更參與電競賽車運動、加入車隊及參加真實賽車,現時更與一眾好友駕駛自己的愛驅投身飄移運動。短短幾年時間,「Virtual to Reality」正式實現。 Text:更多…

電競人物專訪 – 羅逸林

現時電競賽車日漸普及,很多「電競賽車手」都會選擇自己最喜愛的平台去訓練,除了因為可以一嘗與專業級電競賽車手比賽之外,最重要是可以透過競技令自己的人生有所改觀。筆者也不厭其煩地多說一次,電競賽車並不是遊戲般簡單,當中所花的時間和心機,絕對不比一些專業少。有些電競賽車迷由小時候已經培訓出興趣,時至今日更可以踏出亞洲去比賽,絕對是對電競賽車的一份堅持,而今次就訪問到GT Sport亞洲區代表之一的Fish Law羅逸林。 Text:更多…

電競人物專訪 – 梁展鵬

電競賽車近年已經走入社區,無論在大小型商場、Pop-up Store,甚至餐廳都可以見到賽車模擬器的蹤跡。香港電競業發展已經由大眾眼中的「打機」,成為商業化及高觀賞價值的產品。梁展鵬(Thomas)作為模擬器中心ProRacing Simulation and更多…

電競人物專訪 — Charles Theseira

青年人有不少夢想,但在這背後可能要放棄一些重要的人和事,又或者要遠離親人,到異地發展。路途上未必一帆風順,但如果能夠專注於自己的興趣及事業, 將來定必有更好的發展。來自新加坡的 Charles Theseira更多…

電競人物專訪 — 莊富強

香港電競賽車發展於去年相當迅速,除了吸引到很多年青人落力參與之外,也開始有團體組織車隊及比賽,希望可以將本地有潛質的電競車手帶到不同領域與其他高水平的選手一同競技,當中於香港電競賽車界比較突出的,就不得不提現年只有 25 歲的莊富強 (Elton)。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