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末代自然進氣直六引擎,大家第一時間必然會想起寶馬 E46 M3。這一部筆者有幸曾經擁有過的一代名機,那一種獨特的駕駛感覺真的是前無古車,後無來者。一直堅持著這份信念,已經駕駛 E46 M3 超過十年的 Ivor (河馬),除了因為情意結之外,也因為它帶給他無限的歡樂時光,同時更令他成為本地寶馬車系的「再世華佗」。
Text: Mickey Loi Photo: Mickey Loi;Ivor
由 2000 年開始面世的 E46 M3,是很多寶馬車迷公認駕駛感最多元化的一個系列,尤其它所配備的 SMG 波箱,雖然在維修及保養方面要處理得宜才可令其長壽,但玩法比起棍波還要有趣味,有偏好 SMG 波箱的車友更表示它的操作方式與棍波差不多,在轉檔時也要鬆開油門,減速轉檔時也可以進行 heel toe 去補油,基本上是不用踩離合器的棍波車。至於引擎方面,最令人懷念的編號 S54 3,246cc 直六引擎,馬力輸出達 343 hp,峰值扭力更達 365 Nm,0-100 km/h 靜止加速只需 5.2 秒。經歷多代 M3,除 E30 之外,只有 E46 M3 獨設兩門版本,其尾部原裝拋沙板的外型至今也是令車迷著魔,後代 E92 M3 換上爆發力強大,而欠缺了直六引擎的原始味道的 V8 引擎,間接令 E46 M3 的二手價值與 E92 M3 接近看齊。
世界矚目的波箱
BMW 連同兩家頂級的汽車配件公司:GERTAG 和 SACHS 合作研發出當時候全新概念的波箱,並在 1996 年裝到 E36 M3 車型上。作為寶馬第一代的半自動變速系統,其起源應該是來自廠方參加英國房車賽時所使用的推拉式半自動波箱技術,也是他們第一次具有歷史性的賽車技術轉到民用。但是新科技的誕生至成熟並非一帆風順,就如第一代 SMG 系統,雖然簡化了駕駛者對波箱的操作,但因為電腦、液壓系統等原因,導致轉檔速度不如普通的棍波波箱。直至 E36 M3 退役一年後,新的 E46M3 誕生,更於 2002 年研發出一套 SMG II 的全新改良半自動波箱,這套系統一改過去轉檔速度慢的缺點,同時加入更聰明的程式控制系統,可以讓駕駛者轉換不同波箱控制模式,而波箱電腦本身亦具備學習及糾正能力,對換檔動作進行更準確及迅速的修正,再配合車內的各種穩定系統,令車輛可以以最安全的狀態繼續行駛。
SMG 不是問題
最大問題是要懂得操作 SMG 河馬雖然不是第一部愛車就用 M 系,但由此至終都對寶馬不離不棄。2003 年開始他擁有的第一部車就是 E36 325i,4 年之後就上新一代的 E46 330i,於當時而言已經是 3 系普通版之中最高性能的房跑車。但在年半之後的 2009,就決定「登頂」,換上 E46 M3。他坦言多年來都對愛驅呵護備至,自問也十分「錫車」,所以幸運地,投放到它身上的錢大多都在於改裝,維修方面一直都大多都只是消耗品,並沒有進行大規模的維修。雖然有不少 E46 M3 車主都渴望可以入手一部絕版「正棍」,但奈何一盤難求,即使有賣家肯放售,價錢可能是 SMG 的一倍。但河馬的 M3 是採用 SMG 波箱,反而他認為懂得如何去享受這一副特別的變速系統,當中的樂趣絕對不比棍波少。他表示:「如果沒有適當地去操作,而當作自動波箱去駕駛的話,SMG 波箱的確很容易損壞,因為 SMG 波箱的概念是要當作棍波去操作,例如塞車時不要「和住油門行」,這樣會損壞極力子,轉檔時也要一步一步去做。如果掌握到當中竅門,其實也可以十分耐用。我擁有的頭幾年,都有將愛車帶到位於肇慶的廣東國際賽車場,其後有意重修 SMG 及極力子,但拆出來發現極力子還有 7 成新,所以明白到只要操作得宜,即使是激進駕駛也不會出現嚴重損耗。雖然有部分車友認為 SMG 是一個無可想像的「災難」,事實上 SMG 的確存在著一定的隱憂,但現時要維修一點也不難,購買之前一定要找專業師傅檢查清楚,只要得到正確的維修, 一般而言可以再行駛十年。其次是底擔問題,E46 尾擔裂是通病,購買前也要看清楚,但如果需要維修也不太困難。另外也有些棍波死忠粉絲會問及由 SMG 換成棍波的問題。由於 E46 M3 香港只出售極少數原廠棍波版本,市場上本身亦有不少 SMG 改棍的 M3 出售。但要留意如果是後者的話,行車電腦一定要編寫成棍波 ECU,否則 VANOS 就會無法正常運作,馬力會大幅度流失。同樣地只要找師傅檢查程式是否正確,及重新編寫棍波 ECU 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