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民越野車 Suzuki Jimny 1.5L 5MT

6 May, 2019 By [email protected]

朋友問我,他女朋友很喜歡新 Jimny,但對於從來未駕駛過正宗越野車的女友來說,駕駛 Jimny 會否有難度? 其實若不是把它當跑車來駕駛,一般公路行車根本不用甚麼特別技巧。

Text: Ting   Photo: Kwok Chi

或者部分讀者未必明白正宗越野車與 SUV 或 CUV 有甚麼分別,正宗越野車會使用陣式車架結構、固定式懸掛、帶差速鎖功能的驅動系統,具備翻山越嶺、能在各種惡劣路面行駛的能力;SUV 及 CUV 用整合式車身及獨立懸掛,部分車型或帶有差速鎖功能,能兼顧行車舒適性及輕度越野功能。現時市場上正宗越野車經已愈來愈少,Jimny 更是唯一一款小型越野車。

訂車要等一年

市場流行 SUV 及 CUV,擁有流線外型、低重心佈局的 SUV/CUV 如雨後春筍般陸續湧現,與之相比,採用傳統越野車粗獷外型、陣式車架設計的 Jimny 可謂完全背道而馳,但意外地新 Jimny 卻大受歡迎,不單日本本土,香港及英國同樣被受追捧,香港代理由去年 7 月開始接受預訂,至今年二月已接獲超過 800 張訂單,雖然不知道後來有多少準買家等不及取消預訂,但如果你看到這篇文章後才落訂,那麼最快也要等到 2020 年拿到車;英國情況亦差不多,據當地傳媒報道,英國鈴木在 2019 年的配額於 2018 年尾已全數賣出,而且由於日本廠房產能有限,即使已落訂的客戶也要等近一年才有車到手。這種排大隊等交車的情況,在超級跑車以外的車款中非常罕見,我想應該連車廠也始料未及。

Jimny 的魅力還吸引到服裝潮牌 AAPE 主動找上門合作,眼前這部貼有品牌猿人商標及迷彩拉花的 Jimny,就是他們聯乘的作品。帶有濃厚越野車味道的 Jimny 本身已經相當搶眼,加上這身拉花,潮味有 S 級進化成 SS 級,所到之處引來更多目光,尤其是二、三十歲的年輕人。試車途中,同行代理職員不斷收到查詢電話,說有顧客問能否選配相同拉花,我們之後向代理 Marketing 查詢,得到答案是「不能,此次合作僅供傳媒拍照用,未能向顧客提供相關服務。」我唯有回覆一個垂淚的 Emoji 以代表各位買家的心情。







行李廂放不落行李

對於追求舒適、實用、操控的人士,Jimny 絕對不適合你。車長 3,480mm 的Jimny,長度比舊款短了 200mm,室內長度則由 1,660mm 上升至 1,795mm,後乘空間與舊款比確實有進步,設計師透過降低後排座椅的座點,以騰出更多頭頂空間;頭枕面積比舊款厚及大,感覺更安全、舒服;放腳空間雖然談不上寬敞,但以我 158cm 的身高入座,膝蓋與前排椅背仍有約一個拳頭空隙,只是後排座椅下的地台梯級太凸出,削弱空間之餘亦令雙腿無法自然擺放。

按車廠資料,若把尾排椅背合部摺合,行李廂最大容量為 352 升,跟一般五門揭背車正常情況下差不多,四人模式下行李廂深度只得 24cm,比舊款短了 10cm,莫說行李篋,放滿少少的背囊也未必容得下,像我們試車當日為了放攝影師的器材,便需要把其中一邊椅背摺合變成三座模式,幸好椅背摺合後與行李廂形成全平坦地台,擺放貨物尚算方便,行李廂地台及椅背鋪上防水膠板,容易清潔。此外,由於 Jimny 車身離地距高,對小童及老人家來說上落不太方便,如果想找一部家庭車的話,Jimny 並不合適,但若把 Jimny 當兩座位越野車用,間中才接載朋友,以上的缺點對你而言已經不是問題。車廂布局不以豪華,而是以簡單易用取勝,我覺得這是一件好事,喜歡 Jimny 的人就是喜歡它夠簡單,太過華麗複雜反而失去了原來的味道,而且可以讓駕駛者行車途中也能操作運用,就測試車輛所見,車內裝有泊車鏡頭、自動恆溫冷氣、藍牙連接、定航巡航功能、車道偏航警示、緊急自動剎車等,跟其他日系小型車毫不輸蝕。中控台頂端的輕觸式顯示屏主要控制音響及電話,與現時流行的多媒體介面相比,功能較少,但操作較簡便直接,大部分功能由主頁開始,兩、三個步驟已經處理完畢,軚環上又設有實體鍵,接聽電話、調校音量等工作,雙手不離軚環便可做到。輕觸式顯示屏之下是冷氣控制部分,再之下四個按鈕分別是左右車窗開關、循跡系統及陡坡緩降控制開關,2H、4H 及 4L 切換則移至波棍後方,車廠說按鈕位置是以駕駛者的操作頻率及操作方向來安排,設計相當窩心。

女性也能輕易駕馭

在日本 Jimny 有兩個型號,一個是使用 660c.c. 渦輪增壓引擎的 Jimny,另一個是使用 1.5 公升自然吸氣機器的 Jimny Sierra,而香港暫時只得 1.5 公升 Jimny 一個版本,由於部分越野玩家習慣用手波,所以代理亦提供了五前速手波及 4 前速自動波兩個選擇,代理供我們測試的就是手波版。

我印象中越野車的操控應該比較 raw、重、結實,Jimny 的駕駛感覺卻非常輕鬆,跟我平時用的 1.5 公升手波 Mazda2 細車仔分別差不多,5 速手波檔位清晰,離合器比我的萬事得還要輕,幾乎可以完全不用找尋摩擦點,而且它有斜坡起動輔助功能,斜路起步時可以幫你 hold 著制動三秒,即使不拉泊車手掣也不會流後;軚感不重,轉向靈活,對女士而言也不會吃力。Jimny 轉向系統設有轉向阻尼器,可減少在惡劣路面行駛時因路面凹凸不平為轉向系統帶來反衝,同時高速行駛時可抑制轉向系統的震動及搖擺,提升操作穩定性。

新的 1.5 公升直四引擎有 102 匹馬力及 13.3kgm 扭力,與上代 Jimny 的 1.3 公升引擎相比,多了 17 匹及 2.1kgm,性能絕對稱不上好力,不過因為它車身輕,重量為 1,095kg,加上 5 速波箱每個波段的齒輪比均較一般車輛大及密,1 波齒輪比為 4.425、2 波 2.304、3 波 1.674、4 波 1.190、5 波 1.000,全部不設超比波,終傳比為 4.090,拿我用開的舊款 Mazda2 相比,1 波 3.416、2 波 1.842、3 波 1.290、4 波 0.972、5 波 0.755、終傳 3.850,可以發現 Jimny 的設定完全是以扭力行先,這亦考慮到越野攀爬時對力量的需求,頭段起步加速,車身重了約 40kg 及四輪驅動的 Jimny 反而更為輕鬆,工程師透過 2 至 5 波之間的綿密的齒輪比來強化扭力輸出,提升加速表現,千多二千左右已經有不錯的加速反應,即使用 3 波慢速行車,轉速下跌至 1,000rpm 仍未有「打冷震」的情況出現,一踩油轉數立刻應聲上升,加速過程暢順自然。

穩定性能有進步

陣式車架的優點是剛性及抗扭能力比整合式車身強,車身與底盤分離式設計,能避免越野攀爬時路面高低落差引至車身扭動,配合越野用的 4L 超低速波、210mm 高車身離地距,以及電子控制制動式限滑差速器 LSD,當前及後軸其中一邊輪胎打滑時切換至 4L (4WD 低速),系統便會自動向空轉輪施加制動,造出類似差速鎖的效果,確保沒有打滑的輪胎有足夠動力帶領車輛脫險,因此 Jimny 能夠通過一般 SUV 無法跨越的崎嶇路面,至於它的越野能力如何? 日後有機會再找專家試吧。陣式車架的缺點是重、行駛穩定性差,行駛不是很平滑的路面時,震動會加倍地傳送到車廂,為了改善乘坐舒適性,工程師已經在 Jimny 車身與陣架之間加裝橡膠托來提高吸震性能,車身遙晃情況大為改善,高速公路行駛比預期中穩定,不過輾過路氹或顛簸不平路面時,車身遙晃會直接傳入車內,路面回饋感及拐彎時的車身傾側幅度比普通 SUV 強烈很多,同一個彎道,駕駛 Mazda2 我可能夠膽用 70km/h 進攻,駕駛 Jimny 我只夠膽用 65km/h,甚至更低,那並不表示它的循跡能力未能承受這個速度,而是我個人的心臟承受不了,但我並非鼓勵大家去挑戰極限,過往曾聽聞不少 Jimny 失速翻車的例子,如果你問我對於從未駕駛過正宗越野車人士來說,駕駛 Jimny 有甚麼需要特別注意?就是小心控制入彎車速,其餘基本上與普通 SUV 沒有分別。

Jimny 打破了我以往對正宗越野車重、難控制的印象,操作輕鬆,有接近 SUV 水平的舒適性。即使你並非越野玩家,純粹作公路行駛,購買 Jimny 都不會是一個令你後悔的選擇。值得一提,Jimny 的改裝配件極多,在剛過去的東京改裝車展上便出現了多部 Jimny 改裝車,單是日本原廠已推出了多款改裝套件。









SPEC.
$待詢
引擎 1,462c.c. 直列 4 汽缸 DOHC 16 活瓣
馬力 102PS/6,000rpm
扭力 13.3kgm/4,000rpm
傳動 5 前速手動,前置引擎,四輪驅動
懸掛 三連桿剛性軸連螺旋彈簧 (前/後)
制動 實心碟 / 鼓式 (前/後)
輪胎 195/80 R15 Dunlop Grandtrek AT20 (前/後)
尺寸 3,480mm/1,645mm/1,720mm
軸距 2,250mm
車重 1,095kg
極速 145km/h (廠方數字)
耗油 15.0km/L (WLTC 混合;廠方數字)
查詢 Island Motors Limited (Tel: 2332 0091)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