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成果 McLaren GT

11 Jan, 2020 By [email protected]


SPEC.

車款 GT
車價 HK$3,498,000 起
引擎 3,994c.c. V8 汽缸 DOHC 32V 雙 Turbo
馬力 620PS/7,500rpm
扭力 630Nm/5,500-6,500rpm
傳動 7 速雙離合器自動 +/-,中置引擎,後輪驅動
懸掛 雙搖臂/雙搖臂 (前/後)
制動 367mm 通風碟,4 活塞卡鉗 / 354mm 通風碟,4 活塞卡鉗 (前/後)
輪胎 225/35 R20 / 295/30 R21 Pirelli P ZERO (前/後)
尺寸 4,683mm / 2,045mm / 1,213mm
軸距 2,675mm
車重 1,530kg (DIN)
加速 0-100km/h,3.2 秒 (廠方數字)
極速 326km/h (廠方數字)
耗油量 11.9L/100km (WLTP 混合;廠方數字)



從廠方的資料所知,這款 GT 是現有車款以外的獨立型號,意思是指它並不屬於 Sport、Super 或 Ultimate 系列。雖然動傳系統沿用 720S 的組合,但就把最大馬力輸出下調了 100 匹,以求遷就 GT 所需的平衡屬性。還有它特長的車體,其實也是由 720S 的車架改造而來。

Text: Max Law   Photo: Kwok Chi

嚴格來說,在豪華跑車的市場上,麥拿倫一直都是空白的,你可以說他們是相當專門的類賽車生產商。不過從今以後,這個偏重賽車化設定的品牌,就開發了另一個車系,直接擴闊了自己的客路。因為 GT 與一般的跑車有很不同的定位,GT 在提供高強性能的同時,也要兼顧駕駛者的舒適要求,在有需要時表現得溫文有禮。

偏執的個性

所謂 GT 類車種,就是要在高強的性能表現之下,保持一種得體的高雅品味。即是我雖然很快,但我不會跟你搏,因為我快慢隨意,不會任何時候都只要快。McLaren 的產品本來就很有個性,他們的跑車都能夠表現出對激烈駕駛,甚至是賽車級別駕駛的偏執,在 GT 上亦可輕易找到一些證據,例如它的中控台操作屏幕,大小就像一部智能手機,以現今的汽車規格來說,一輛售價達到三百多萬的跑車,配一個 7 吋屏幕好像並不合比例,但若你向廠方的工程師查詢時,他很可能就會告訴你,這是因為他想把兩位乘客的重量盡量集中在中央部份,兩個人之間的空間越小,就越能夠做到重心置中。還有,你可能也發現 GT 的軚盤相當簡潔,就像回到 20 年前一樣,軚盤上竟然沒有一個顆按鈕! 這是甚麼用意? 現今汽車所推崇的不是多功能軚盤嗎? 不是要讓駕駛者雙手不離開軚盤就能操作按鈕嗎?關於這點,McLaren 的工程師也會解釋你知,他們希望駕駛者能夠專注駕駛,駕駛時就應該只有關於駕駛的操作,而軚盤是負責轉向的,所以不應該有其他功能。一個能讓駕駛者專注於轉向操作的軚盤,就已經是最好的軚盤了。說到這裡,你大概也能理解 McLaren 工程師們的想法吧。其實上面所說的這些資料,在 10 月號的海外試車中 Benny 亦已經說了一遍。那我不如集中談一下我個人的試車感受吧。



不能收藏的體態

說回今次的 GT 型號,體型上明顯比 720S 增長了不少,雖然設計師刻意保留 McLaren 跑車的造型,但車體比例上就已經完全不同了,所以還是一眼就看出 GT 與其他型號的分別。如果你夠細心的話,還會發現它的車頭平面較高,這是預留車頭內置物空間所造成的現象,作為一款 GT 跑車,在飛馳時也要考慮到運載行李的問題,所以它的車頭內就有足夠放入手提行李的空間,至於車尾引擎上方的小量空間,也可放置手提袋之類,原廠還有一套哥爾夫套裝,可以對應收納。如此,一輛稱作 GT 的跑車就再無犯駁之誤了。對很多人來說,GT 的基本功能都不算複雜,當中的舒適程度可能就是最難達到的標準,而且要在保持高性能表現的同時,提供行車及駕駛兩方面的舒適性,難度雖不算很大,但也絕不輕易辦得妥當。尤其像 McLaren 這種較為偏執的車種,個性強烈既是優點也是缺點,而且「舒適」一詞,向來也不是用來形容 McLaren 汽車的。這就令人更懷疑 McLaren GT 所能經營的效果。不過,在車廂的隔音及駕駛的簡易感覺來說,GT 的確有給人較為輕鬆的駕駛感,這可能就是它與其他型號的不同之處。

適合日常駕駛

如果你把 McLaren GT 當作是廠內車系的另一分支,它擁有一些其他型號未有提供的特性,這樣定義的話,可以得出很正面的答案。從日常駕駛的角度來衡量,McLaren GT 用作日常駕駛的代步汽車時,亦可勝任,皆因它易於駕駛,操作輕鬆,相比同廠的其他型號來說,它明顯比較舒適,而且車廂也較寧靜。而從我個人的主觀感覺出發,就覺得它的懸掛及車架過於偏硬,令到行駛於香港一般質量參差的道路上,車廂彈跳和過多的懸掛雜聲都會造成不理想的效果。從好處著眼,這是因為它的車架及懸掛設定剛強,在高速應付彎路變化時,特別得心應手。車體重心紮實穩定,不單易於掌握,加上軚盤的高度溝通能力,營造出一種傾向人車合一的駕駛狀態。可以這樣說,McLaren GT 跟其他 McLaren 的型號一樣,都有很濃厚的駕駛意味,你可以從中享受到高純度的駕駛樂趣,人車溝通感清趣巧妙,必然能令你駕駛得很開懷。然而,相對於作為 GT 類跑車,它對駕駛者及乘客所提供的行駛感明顯過於劇烈,舒服度較為弱了一點。倒過來說,即是它無法掩飾原有的活潑個性,時時刻刻都不經意展露出來。它的引擎發力並不算線性,在轉速提升的過程中,前段明顯過於溫柔,可能這就是廠方刻意調校,令到它在日常市區的應用範圍內表現得較為收斂。如果需要爆炸性的加速力的話,就要一口氣把轉速衝到 4,000rpm 以上,這時才能讓人感覺到它應有的內涵。

駕駛敏捷不減

在中控台最下方,波段選擇的最前方,就是 Active Dynamics Panel 所在,當中設有兩顆旋鈕,分別是調校懸掛及傳動的設定,亦都各自分為三段,Comfort、Sport 及 Track 模式,以當中的 Comfort 為例,它可以把排氣喉的聲浪調低,減少行車時聲響對周圍空間的騷擾。而在一般道路上選用 Sport,它就已經能表現出應有的矯捷動作,無論是油門反應或是轉波動作,都能配合妥當。這時駕駛者更可利用軚盤後的轉波撥片,作手動轉波選擇,例如彎前用 brake 稍微修慢,轉低一個波段入彎,這只是很基本的動作,但其實你不用手動的話,它也能自動配合,時間與節奏都掌握得很好,令到你的駕駛過程暢順無比。不過作為適合日常駕駛的 GT 來說,它的制動就令我有一點微言,就是它的前段制動無效行程比較明顯,就像賽車專用的制動那樣,制動行程的前段完全不起制動效果,這種設定在日常駕駛時會令人信心大減。若是在高速行車時,卻不會對操作做成負面影響,因為制動力度必然較重,而能夠很快就達到制動減速的效果。對於它的操控感,我更要大讚它的軚控及重心的控制。當你雙手握在軚盤上時,充實而豐富的駕駛質感就充滿了你雙手,你很容易就能投入駕駛。而它的車身雖然稍長了一點,但車架剛硬加上懸掛夠強,令重心的移走動作乾淨俐落,每一下動作都清晰漂亮,這絕對是高質跑車的表現。







SPEC.
車價
HK$3,498,000 起
引擎 3,994c.c. V8 汽缸 DOHC 32V 雙 Turbo
馬力 620PS/7,500rpm
扭力 630Nm/5,500-6,500rpm
傳動 7 速雙離合器自動 +/-,中置引擎,後輪驅動
懸掛 雙搖臂/雙搖臂 (前/後)
制動 367mm 通風碟,4 活塞卡鉗 / 354mm 通風碟,4 活塞卡鉗 (前/後)
輪胎 225/35 R20 / 295/30 R21 Pirelli P ZERO (前/後)
尺寸 4,683mm / 2,045mm / 1,213mm
軸距 2,675mm
車重 1,530kg (DIN)
加速 0-100km/h,3.2 秒 (廠方數字)
極速 326km/h (廠方數字)
耗油 11.9L/100km (WLTP 混合;廠方數字)
查詢 McLaren Hong Kong (Tel: 2851 8868)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