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秒之內波波盡跑上6波
到珠海試飛那天,由出門到抵達賽車場,一直都下著毛毛雨,雖然可以肯定無法體驗0-100km/h只需3.0秒的威力,但就可以在一個相對安全的環境下,去測試488在水地上的高速操控性能,這種機會也是難能可貴。
代理在珠海賽道讓我們跑full lap,每個圈毋須入pit,可以盡油轟過大直路,然後從6波落brake拖至3波入T1,只是為了安全著想,賽道上每個彎位,都由Corso Pilota駕駛特訓班的導師放置了一些指示牌及「雪糕筒」,讓我們更清楚哪裡是收油點、制動點、入彎點及彎心等,另外又在距離進入大直路前一個彎的數十米處,加設了一個以「雪糕筒」砌成的Chicane「S彎」,必需以2波通過的,用意大概是限制著大家進入T14高速彎時的速度不會太高,始終珠海的T14出現過不少意外事故,像我們一行廿多位賽道駕駛經驗各有不同的傳媒人,「出事」的風險頗高,的確是小心為妙。另一安全措施是全程只能選擇以Wet的濕地模式駕駛,雖然Wet已是488最保守的行車模式,但大家千萬不要將拉利的Wet mode與其他車的Snow或Comfort等模式混為一談,這是一個既專業又安全的快車模式,其神奇功效稍後再講。
488這台Turbo引擎的動力輸出特性跟458的自然吸氣引擎分別是極大的,458屬「愈踩愈好力」一類,488則是「一踩即有」一類,即使只是千多轉開始3波踩大油,力量都是話來就來,低轉扭力極大,卻沒有任何Turbo lag,發力過程絕對線性,力度就像一台極高排氣量的自然吸氣引擎那麼醇厚,基本上,在珠海賽車場一般車用2波的「慢速彎」,488都可用3波而有足夠的力度作出彎加速,在大直路上進行「波波盡」方式加速,引擎轉速的攀升都是十分之快,3、4、5波盡轟,軚環頂一列紅燈及轉波提示響號都在短間內重複發出,距離T1前四百多米已用盡5波剛好升上6波,粗略計算由2波相對慢速駛離T14至升上6波前約220km/h的速度,需時也不到10秒,Wet mode水地車上坐了兩人也有這威力,相信廠方公布0-200km/h需時8.7秒是絕對有能力做到。
Turbo引擎力度來得快而猛的特性,亦大大改變了快開這級數跑車時的心情,傳統用自然吸氣引擎的跑車,認真快開必需用盡引擎最後數百rpm的power band去維持加速力,這其實需要一定的決心與專注力,長時間維持這種戰鬥狀態,往往令人較緊張及容易疲倦。可隨時發力的Turbo引擎,則毋須長時間把引擎轉速維持在高轉區,加速力依然十分強橫,正如在珠海賽道的一些3、4波彎,開著488大可用4、5波以5,000rpm左右快跑,速度不減,人車表現卻輕鬆。
濕地超強操控秘密
除了性能表現眼前一亮,488在濕地的操控性能也比我之前的預期好得多,車頭有典型MR跑車的輕巧特性,重brake入彎,沒有大量的重量轉移令車頭過分下沉,配合快比率的轉向,入彎指向快夾準,我在兩節各三圈試跑的第二節裡,在珠海一些「2波彎」刻意push得盡一點,以較高速度遲一點才扭軚入彎,結果當然是出現了一些understeer,但轉向軌跡只是闊了一丁點,過程中聽到E-Diff差速及制動系統在努力地修正行車軌跡,而這些修正動作,都是異常地流暢。而更神奇的就是重油出彎時的動態表現,4波半開油門過闊灣表現快而穩並不出奇,奇就奇在3波彎在未擺直車頭的情況下幾乎以盡油方式加速出彎,竟是異常穩定。事前我認定這類大馬力後驅跑車在濕地這樣出彎,一定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側滑,所以在頭兩圈,我一直都用相對保守的動作加速出彎,後來我發現488的濕地循跡力高得有點不尋常,才放膽以愈來愈深、加油動作愈來愈急的方式出彎,結果都是以幾乎完全沒有側滑的動態完成6圈試跑。
直至試完了這6圈,我也不敢相信Wet mode下的488在水地上竟有如此受控的表現,甚至乎一度懷疑是否自己試飛時不夠「狼死」?但我只承認試飛時,全程都是以流暢的動作去加速、制動及轉向,沒有「神經質」的操控行為,速度肯定是不慢的,至少幾乎在每個慢速彎裡,錶板的防滑系統警示燈都在不斷閃動,證明E-Diff及F1-Trac等防滑系統一直忙過不停,這些電子穩定程式能穩住轉向軌跡、並同時沒有削弱隨後的加速表現,固然是值得一讚,但車尾出彎時有如此貼服的表現,敢說單靠防滑程式一定辦不到,488身上的SSC2(Side Slip Control System) 側滑控制系統,能根據即時的行走動態改變MagneRide電控吸震筒的軟硬度,如同每一個彎,都有Scuderia車隊的機械士為你作出最適合的避震微調,去抑制過分的推頭或甩尾動作,行車動態才可以做到快而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