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由日本著名改裝商 JUN 大改的 Fairlady Z33,全落場設定,還有全時四驅系統,最大馬力輸出達到 828 匹,堪稱「史上最快 Z33」。但可惜因機件問題一直未能解決而曾被長期閒置,又因未能符合澳門賽例被「閹」去四驅系統,未能發揮原有實力,經歷十分辛酸。不過現任車主計劃將它「重生」,並以它出戰澳洲的計時賽,在赴運之前《車王》把握機會,與這部 JUN 一代名車作近距離接觸,並為大家介紹它的改裝細節與坎坷身世。
Text: Eric Ng Photo: Kwok Chi Special Thanks: 沙頭角農莊提供場地
我們稱此車為一代名車,皆因它是 JUN 於 2007 年度的最重要一個改裝型號。在日本,因為 D1 Formula Drift 的關係,有不少改裝品牌都將一些原本是四輪驅動的型號改為後輪驅動,以配合飄移駕駛的需要。但 JUN 這部 Z33 卻相反,由原本後驅改為四驅,因為改裝的目的是要挑戰圈速,並非參加 D1 賽事。
ATTESA E-TS 四驅系統
此車涉及的改裝工程不少,就讓我們從驅動系統說起。將四驅改為後驅所需的工程與技術都較為簡單,只要在中央差速器做一點改動,令全部動力輸往後軸即可。相反,將後驅改為四驅就沒有這麼簡單了。熟悉日產的你可能都會知道 ATTESA 四驅系統。這是日產廣泛應用到高性能跑車的一套四驅系統,例如多代的 GT-R,而且經過不斷的演進。在這部 JUN Z33 上採用的四驅系統,就來自 GT-R R32 的 ATTESA E-TS,就是加入了 E-TS (Electronic Torque Split) 系統的版本。這系統的主要原理就是採用一個液力控制的中央差速器,通過系統中的 16 位 ECU,對來自 ABS 煞車系統及 G-Force 感應器等的訊息進行分析後,向差速器發出不同的油壓控制,從而通過液力作用對扭力進行前後分配。
要前輪都要有動力真的不容易,選擇好了合適的四驅系統後,當然要增添不少部件及進行大量的改動。首先前軸整個副車架及下搖臂都要重新製作;因為要容納原本沒有的驅動系統與組件,所以要對車架進行大量的修改,前軸部分特別關鍵。後軸方面,因為 R32 四驅系統的輸出特性以後軸為主,後軸與後部車架要承受高達 900 匹的動力,必須進行大幅度的補強。
前懸掛有 GT-R 影子
因為移植了四驅系統,加上此車是針對賽道而設計的,懸掛系統的改變亦不小。首先,前懸掛的設計方向是來自四輪驅動的 GT-R,前雙搖臂結構的前懸掛,很多細節部分都看到 GT-R 的影子,例如下方的 Y 形支撑支架就是一個例子,這設計其中一個目的是避開傳動軸及轉向系統橫拉桿。而避震套件就來自 ZEAL Super Function SPL,有彎路抓地力強及直路穩定高的特性。
後懸掛方面,基本沿用 Z33 的布局,但一些細節就有較大的改動,例如原本是採用避震機與彈簧分離的設計,彈簧置於大型的下搖臂之上,但此車後軸避震機構改用了一體式的設計,原本巨型的下搖臂被拆走,用上 JUN 特製的可調整前束拉桿;而後副車架的懸掛節點亦重新修改,換上 JUN 自家研發的各種搖臂和來自 SARD 的防傾桿。與車架連接的軸承全部換上了 JUN 自家製的硬軸承部件,務求令操控性更為直接。
以 VQ35DE 為基礎改良
在性能的提升,JUN 沒為 Z33 配上 V8 引擎或 RB26DETT 引擎,以原本的VQ35DE 為基礎作出改良。改良的重點是增大汽缸容積至 3.8 公升,並加入雙渦輪增壓技術。增加容積是透過更換 Cosworth 代工的 95.7mm 活塞,連桿及曲軸等實現。活塞採用降低壓縮比的凹面設計,配合連桿和曲軸後,引擎壓縮比只有 8.4:1,令引擎擁有更佳的增壓反應。連桿經過偷輕工序,活塞行程為 87.4mm。為了配合增加了的活塞行程,增設了 JUN 的高轉平衡曲軸。中缸部分的改動包括機油泵、水道強化及重新設計的油底殼。
因為引擎由自然吸氣改為渦輪增壓,盤頂的改動少不了。JUN 特製了 4 條 272 度的高角度凸輪軸,活瓣升程也要加以配合,更將原本的 CVVT 可變活瓣正時系統拆走。至於兩個放於引擎後方的渦輪增壓器,是由三菱代工的 TRUST TD05H,並特別設計了進氣管道為渦輪提供生氣,增壓控制器是 GReddy 的產品。而燃油噴注就交由 HKS F-CON V-pro SPL 負責控制。此車採用了較為特別的引擎冷卻系統,空氣從前泵把中央氣孔進入,經過向上的管道,上面是兩個機油冷卻器,下方才是水箱,這種布局是偏重於機油冷卻效能之上。引擎的動力就透過 Holinger 6 前速序列式波箱傳遞至車輪之上,這系統是 JUN 專門開發予 GT-R R32 的。
外型重功能面
外觀方面主要採用了 Ings+N Spec 的車身包圍套件,前泵把是頭唇特別長的版本,加有碳纖維部件。原本的排氣系統布局相當特別,排氣喉嘴設於前輪後方,所以大家看到前沙板被切去了一部分。不過目前此車的排氣系統布局回復正常,伸延至車尾泵把才排出。頭冚就增設有多個入氣孔,讓更多風進入引擎艙提升散熱效能。至於大型 GT 尾翼就來自 SARD 的 GT-Wing Pro。
車廂內幾乎所有街車上的部件都被拆除,而一切賽車上應該有的部件都有齊,包括 16 點車廂防滾架、Bride SETA III 賽車桶座、MOMO 賽車軚盤、賽車化儀錶、斷電開關、賽車安全帶及氣壓頂高器等等。
坎坷經歷
除了改裝的細節之外,大家可能都會對此車的背景有興趣。此車是由香港一名資深車手於 2007 年委託日本 JUN 進行改裝的,目標除了鬥日本的 Time Attack 計時賽之外,還希望到澳門參加路車賽。可惜因為引擎一直存在著問題,經過當時所屬的香港車隊人員多次跟進,又從日本請來工程師,甚至將車寄回日本,加上這車當年改裝工程的靈魂人物 JUN 負責人小山進因健康問題退隱車壇,令此車的修復工程後繼無人,最後只能一直被停泊在珠海賽車場,十分可惜。
兩年前香港賽車手司徒永信將此車購入,並以此車參加澳門路車賽,可惜因為賽例的關係,不能採用四驅布局出賽,於是將此車的四驅系統拆除,改回後驅並於 2016 年在澳門路車賽亮相。雖然此車擁有高達 828 匹的最大馬力輸出,但因為「失去」了四驅系統,未能發揮原本的實力,所以在賽事中表現只屬一般。
經典重現
大家可能早前在網上社交平台見過此車,因為車主司徒永信連同 Pluto Racing Project 在農曆年期間,將此車帶到尖沙咀、旺角及深水埗等鬧市拍攝了多輯帶有香港特色的照片,並參加過一些車會聚會,將這部 JUN 的一代經典型號帶到香港廣大車迷面前。此車於 2016 年鬥澳門路車賽時,改用過不同的車身拉花,不過為了原汁原味,車主與 Plutonization 車身拉花設計公司一起將此車還原原本檸檬黃與橙綠色的車身拉花,將原本 JUN 的經典設計重現。
你可能會問此車未來的去向怎樣? 車主司徒永信計劃將此車運往澳洲,由當地的車隊將此車的四驅系統「重生」,並計劃參加在當地舉行,每年一度的世界計時挑戰賽 (World Time Attack Challenge),我們在此祝願這部 Nissan Fairlady Z JUN 350Z-R AWD「重生」之後,在澳洲有好的表現,並於「賽車生涯」中翻開新的一頁。
SPEC.
汽缸容積 3772c.c.
最大馬力 828ps/6,370rpm
峰值扭力 96.2kgm/5,900rpm
口徑 x 衝程 95.7mm x 87.4mm
增壓值 1.5 Bar
活塞 JUN Forged Aluminum 95.7mm
活塞連桿 JUN I-Beam
曲軸 JUN Billet
凸輪軸 JUN Prototype 272-10.8
汽缸密封墊片 Nismo
進氣歧管 GT-SPL Surge tank Ver.2
排氣歧管 SPL 3.1
渦輪增壓器 TRUST TD05H
中冷器 GReddy Type 6
燃油噴注控制器 HKS F-CON V-pro SPL
燃油噴射器 SARD 1,000c.c.
燃油泵 SARD 235L x 2
波箱 Holinger 6 Speed Sequential
LSD CUSCO LSD-RS